被梅毒的老年人验血梅毒阳性,是一件

我先问下这种病能治好吗?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16226.html

不只是手术,几乎所有的有创操作进行之前,大夫都会为病人常规筛查传染病。然而不算少见的是,很多老年人住院抽血化验的传染病结果回报“梅毒(+)”。这常常令患者本人及家属子女感到尴尬,更多的还伴有大家的不解,毕竟是个多靠血液和性传播的疾病,一把年纪了,平生为人生活简单,这是怎么回事?

经常到了这个时候,有些家属和患者会来问我们,我们还能给讲讲,顺手再做个复查血。有些家属虽然疑惑但羞于颜面不会与我们沟通,从而常有不小的心理压力。

所以借着这篇文章,为大家科普一下,老年人验血梅毒阳性,有可能是“被梅毒”。

1、“被梅毒”?——老年人验血梅毒阳性,就真的得了梅毒?

“被梅毒”?——老年人验血梅毒阳性,就真的得了梅毒?

其实不尽然如此。老年人验血梅毒阳性,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是真患有梅毒。

这还要从梅毒的检测方法谈起。

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发,人体感染梅毒后,会产生两类抗体,一类是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的抗体,另一类则是针对类脂质的抗体。针对类脂质的抗体因不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因此无特异性,而我们的常规检测梅毒的试验方法,是检测类脂质抗体的实验,换句话说,凡能导致产生类脂质抗体的疾病,均能使结果回报阳性。

据临床相关调查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患者体内会逐渐产生一些类脂质抗体,从作用机制来看,这些类脂质抗体并不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同时也无明显特异性,不具有传染性且患者无梅毒等各项临床症状。老年患者身体基础疾病多,在一些疾病的影响下患者生理状况出现改变,从而影响到抗类脂质抗体,研究发现导致产生类脂质抗体的一些疾病如海洛因成瘾、上呼吸道感染风湿性心脏病等,均能使梅毒抗体阳性。(tips:除梅毒外,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传染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疟疾、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海洛因成瘾等,都可产生阳性结果。)

所以,阳性结果只提示所测标本中有抗类脂抗体和或抗梅毒抗体存在,不能作为患者感染的绝对依据。因此,对于老年患者的梅毒血清学诊断,应在明确病史、实验室诊断相结合的同时,根据临床症状慎重确定。

换句话说,在老年患者梅毒检测过程中需要全面进行检测分析,不能仅仅依靠阳性或假阳性来进行分析判断,因为其检测到的并不一定为梅毒螺旋体抗体。

而我们用来复查的确认试验方法,是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实验,但在一般人群中也会有1%的假阳性。(Tips:现在已知可造成确诊实验假阳性的疾病有:结肠癌、淋巴肉瘤、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丙型肝炎、肝硬化、AIDS、海洛因成瘾、生殖器疱疹、麻风甚至妊娠等。)

所以,关于梅毒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及要求,以梅毒抗体化验结果作为依据,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既往病史、生活史以及接触史等来综合分析判断,确保诊断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对于试验检查过程中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率等情况的患者要进行复查。

2、老年人得了梅毒,就是被判死刑么?

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发,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性传播是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该病常见于20~40岁性活跃人群。随着临床路径管理的深入开展,对住院患者的检测更加全面,这也使得近年来老年患者梅毒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由于老年患者往往为被动感染,且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视,待病变晚期侵犯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时,治疗困难极大。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我国近年梅毒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而其中,老年梅毒感染以潜伏梅毒为主,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误诊、漏诊,且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态特点,其预后较差,该类患者通常不能得到及时诊治,也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病菌长期在体内潜伏,又成为流行的重要传染介质。故而在住院患者以及门诊可疑患者中,无论是否承认有性生活史,无论年龄是否超出常规的性活跃期,都应该进行常规的梅毒筛查,这是发现潜伏梅毒最有效的方法。而对于那些有危险性行为的患者,无论是否出现梅毒症状,均应建议其完成梅毒实验室检查。

因此,对于老年梅毒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最大限度改善预后,保证生存质量。

3、说个题外话,手术为什么要查传染病?

医源性传播是梅毒、艾滋或者乙肝血液传播途径之一。使用了被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包括注射器、针灸针、口腔科器械、妇产科的接生用具以及外科手术用的刀子、剪子、钳子等。另外,在做胃镜、肠镜、膀胱镜等介入检查和治疗时,都有感染梅毒、艾滋或者乙肝的可能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术前传染病检查可以帮助医生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按照医疗管理制度,感染梅毒、艾滋或者乙肝病毒的患者,对其诊疗的安排以及所用器械、物品和代谢物的处理都有别于普通患者。在医院,患有传染病的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都要经过特殊的消毒程序,如使用单独的消毒包,除了一般的消毒流程外还要多次消毒,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检验。

 

切断医源性感染,不仅对住院病人,而且对于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也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医务人员每年受锐器损伤的比例高达11%~24%,其中因锐器损伤而导致的感染中,艾滋病占3.2%。同时,医务人员每天接触各种疾病的患者以及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时,遭受感染的几率会增大。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传染病检查,如果发现阳性患者,可以警示医务人员格外注意。

 此外,传染病检查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一个病人输血或动手术后发现感染了梅毒、艾滋或者乙肝,是输血和医源性感染所致,还是患者接受治疗或入院前已被感染,这就需要与患者手术前或输血前检查的资料进行对比。如果查了,责任就好分了;如果没查,那就难搞清了。

猜你喜欢往期精选▼

大夫总挂在嘴边的“微创”“腔镜”,是肚子上打几个洞做能手术了么?

妖魔化的肿瘤化疗,真的有那么可怕?

止吐蜜糖胃复安,真的如你想象的那样安全么?

化疗病人的手足“皲裂”,只是因为天气干燥么

经历手术麻醉的宝宝,会变笨么?

从《法医秦明》的一个BUG说说亲属输血行不行

东方今报报道:胃出血不可大意,有种肿瘤叫胃肠间质瘤

当我省确诊第5例H7N9时,我们能做些什么来面对恐慌

《东方今报》报道:从九旬老太做手术说胃癌的预防

顽固性呃逆,一个因为打嗝停不下来的心烦事件

说出来可能不信,吃完头孢后喝酒会死人的

体检大事件:肿瘤标记物超标了?

做完CT做增强,这是过度检查么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jhq.com/bqzd/92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