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网现场报道
“黄河流域医学发展偏落后,经济相对不发达,黄河国际心脏病学术会议旨在传播心血管疾病方面新知识,培养人才,有效提高沿黄河流域心血管病防治水平,传递心血管疾病诊疗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大会历时十四年,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支持,加强了学术交流及协作,办会伊始重在普及知识,现在重在规范治疗,以切实促进各省心血管病学的发展。”这是年7月21日在烟台召开的第十四届黄河国际心脏病学术会议开幕式上,本次大会主席、医院崔连群教授就此次会议的主旨概况。
据悉,本届大会由黄河国际心脏病学术会议组委会、山东省医学会介入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山东省高血压联盟、山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医师分会等联合主办。今年的亮点主要是结合美国和欧洲六个大指南的更新内容,邀请了国内外多个专家来云集烟台来一块演讲。会议内容不仅有指南的更新,如CTO的治疗进展,左主干分叉病变,抗血小板治疗,以及高血压、心衰最新技术等国内经验的分享,还有一些对特殊人群手术的治疗方法,如遗传性疾病,波立维抵抗,严重钙化病变,三支病变等。会议形式除了讲课演示,还有手术演示,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很大收获。
大会开幕式医院王勇教授主持,出席嘉宾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黄河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主席崔连群教授,医院沈卫峰教授、医院杨跃进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刘振国教授、医院乔树宾教授、医院张大东教授、医院王玉林教授、医院李卫华教授、医院刘传木教授、医院高传玉主教授、医院甄文俊教授、医院刘文波教授、医院苑海涛教授、医院张传焕教授。崔连群教授、沈卫峰教授、杨跃进教授、刘振国教授、乔树宾教授、刘传木教授、甄文俊教授分别发表致辞。
接下来的高峰论坛中,杨跃进教授带来《开通复杂CTO新技术:提出、发展到成熟:ATS(主动真腔寻径)orTST(真腔寻径)?》,他提到IVUS-AST技术,在真腔寻径开通CTO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对于前向、逆向开通没有做成功的CTO,或者是不符合做CTO条件的病人是一个选择。并总结了-年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65.7%,75%,82.6%。而技术弱项是严重钙化、远端小血管,大血肿等病变情况。
李卫华教授带来《ACS斑块的腔内影像学检查》主题发言,在讲解中分享了斑块破裂(HealedPlaqueRuptre,HPR)的临床意义,提到许多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并不会导致临床事件的发生,二者作为血管内较常见的事件,仅在斑块的进展和管腔狭窄进程中发挥着作用。对于非心源性死亡患者进行的研究显示,冠脉内斑块破裂的发生率为8%-11%,在那些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但非心源性死亡者中,冠脉内斑块破裂的发生率则达到16%。可通过冠脉造影、IVUS、OCT等技术手段,以及血管镜、近红外线光谱法等有创影像学检测方法,检测出ACS斑块。并总结道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急性冠脉事件并不一定是斑块破裂的必然结果。
崔连群教授带来《复杂冠心病的理性治疗》的讲座,崔教授通过分享三类病人的病例,并总结道,随着冠脉介入技术的提高,术中遇到的复杂情况,并发症及异常意外情况增加。对发病例术前缜密制定方案、术中仔细操作,合理的选择器材和介入技巧的应用非常重要,手术中出现意外后迅速转变手术策略,是留住患者生命的关键。
此外,医院吕树铮教授带来《分叉病变的术式影响》,美国密苏里大学刘振国教授带来《干细胞治疗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进展与挑战》,医院沈卫峰教授带来《老年ACS诊治进展》,医院何青教授带来《晚期冠心病患者的新曙光-体外心脏振波治疗》,医院高传玉教授带来《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医院鹿庆华教授带来《PCI术后管理》,医院李继福教授带来《NSTE-ACS指南》,医院许法运教授带来《PCI术后B-受体阻滞剂的重要地位》等精彩学术讲座。医院霍勇教授带来的远程讲座《冠脉并发症处理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主席崔连群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克利夫兰国际心血管病中心客座教授、山东省介入心血管病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心脏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青年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山东医药》编委、《山东大学医学院学报》编委。专业特长:擅长各种心血管病、高血压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和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疾病治疗。主编专业书4部、参编5部。获省级奖5项,国家级专利四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
? 相信此次会议将在黄河流域乃至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会产生很好的临床效果。一方面给病人节省费用,另一方面给病人带来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案,减少致残率;同时给医生明确的指南操作规范,把过程细化精简,可操作性强,很短时间就能掌握指南的更新来,用最新进展和新规律来处理得更规范,更细致。
推荐阅读
崔连群专访:搭建黄河区域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复杂危重病人精准治疗
崔连群:血栓抽吸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