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网身体出现这三个迹象说明盐吃多了

初期白癜风用药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28/5964852.html

最近,王大爷听从小区邻居的建议,将家里的普通盐换成了现在正在流行的健康低钠盐,这一举动却遭到女儿王女士的反对。

王大爷不能理解女儿的做法,他认为现在都在提倡少吃盐,低钠盐能减少钠的摄入,更健康,可降低中风的风险,何况小区里好多人都换了。

王女士跟父亲解释,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低钠盐,因为王大爷患有慢性肾炎,所以不适合吃低钠盐。

很多人对健康吃盐有误区,换成低钠盐就能控制盐分摄入吗?盐吃多了身体会有哪些表现?1药网今天就一一为大家解答。

一、低钠盐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吗

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针对2.1万中国人长达五年的相关研究显示,低钠盐有助降低脑卒中、心脏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当人体摄入过多的钠离子,就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导致血压升高。钠离子浓度过高还会加速血管老化,导致血管弹性下降,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我国目前低钠盐的行业标准是,将氯化钠含量降至65%—80%,添加氯化钾的含量为20%—35%,这样的配置可以让食用盐中产生咸味的氯离子不减少,从而实现“减钠补钾不减味”的目的。

低钠盐主要是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有益而开发出来的,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但低钠盐不适合患有肾病和高钾血症的人群。

这是因为患有肾脏疾病、肾功能不全者有排钾障碍,摄入的钾过多,容易在体内蓄积,影响心脏的运行,从而导致心律不齐,甚至有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

二、中国人盐分摄入普遍超标

1药网认为,无论是低钠盐还是普通盐,正确的吃盐方式是要控制每日盐分的摄入。据统计,我国18岁及以上的居民平均每日盐分的摄入量为10.5克,远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成人每日盐摄入5克的标准。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表示,如果我国居民每人每天能减少6克盐,每年可避免约36万人因脑卒中和冠心病死亡。减少食盐摄入是最廉价和简单的降压方法。

生活中,含盐食品很多,如何判断自己日常是否盐分摄入过多呢?

三、盐吃多,身体会有这三个迹象

水肿

在体重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手指变粗了、眼睛肿了、脸肿了或者小腿变粗都可能是出现水肿的现象。

口渴

身体摄入盐分过多,就会出现口渴的感觉。这是因为体内盐和水的电解质平衡被打破,为恢复平衡,身体就需要补充水分,大脑就会发出口渴的信号,让人喝水。

1药网提醒:当我们摄入高盐食物时,最好的方法是边吃边补充水分,这样可以帮助肾脏慢慢排泄掉多余的钠和钾。

头痛

盐分摄入过多会增加血管的压力,引起脑水肿,甚至挤压神经,从而造成头痛的情况发生。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与每天摄入毫克钠的人相比,每天食用毫克钠的成年人头痛的可能性高出1/3。

高盐生活有损身体健康,但是过度少盐,对身体也是有伤害的。吃盐太少,会造成体内的钠含量过低,从而发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头昏目眩等,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等症状。

四、如何健康吃盐

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最新建议是成年人每日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5克。

在生活中,除了每日炒菜的盐分控制,还需要注意隐形盐分的摄入,比如酱油、味精、蚝油等含钠量高的调味品,还有腌肉、火腿肠、辣条、面包等加工食品,在买的时候,要尽可能参照配料表选择低钠食品。

1药网认为,我们减盐的目的是为了减钠。要注意,一些吃起来咸味并不重的食物,可能含钠量高,要引起重视。比如饼干、薯片、话梅、蛋糕等。这些食物也有一定的含钠量,并且因为里面添加了糖分,甜的味道掩盖了“咸”的味道,不容易被发现,成为了钠摄入量超标的隐形“帮凶”。

习惯了重口味的人,要适应低盐含量的饮食会有些难。在日常饮食中,大家可以用下列方式代替盐的咸味,增加食物的口感。

在烹饪时可以用醋、花椒、葱、姜、蒜、辣椒等调味剂来代替一部分盐和酱油,在改善食物口感的同时,控制盐分的摄入。

在家庭烹饪中,最后一道汤可以不放盐,因为人口腔的盐分是可以累积的,在吃其他菜时,口腔里已经留下了盐分,最后的汤不放盐,味道也很好。

多吃有味道的食材,比如洋葱、番茄、青椒等,用食物本身的味道来提升口感。

在选择加工食品时,一定要对照配料表,了解食品添加的含钠量,因为有的食物吃起来不咸,其实含钠量很高,要少吃。

控盐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要低盐饮食,比如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群体,这类人由于每天要出大量的汗,就需要摄入充足的盐分才能维持电解质的平衡。所以,我们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合理摄入盐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jhq.com/bqzd/96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