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呼吁公众重视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世界心脏联盟确定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世界心脏日为9月25日。
心脏病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日常生活中,心脏病患者随处可见,“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这句曾经的广告语,已不再是个玩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成为心脏病患者。那么,怎样才能远离心脏病呢?
心脏病的预防1、定期检查身体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龄大的人,最好每年检查一次身体,及时发现一些苗头。
2、戒烟
心脏病病人必须戒烟,这是远离猝死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
3、饮食均衡
少摄入动物油,多吃植物油,晚餐吃的不要太油腻,也不要吃的过饱。少吃宵夜,多补充维生素,吃一些新鲜的时令的水果,少吃垃圾食品。
4、控制体重
过多的脂肪会导致血脂升高,还会增加心肌的负担,还容易出现高血压,这些对于心脏病人来讲都是雪上加霜。
5、预防便秘
一旦便秘很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
6、保证睡眠
避免熬夜,熬夜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
7、起居有度
按时起床,定时进餐、按时睡觉,安排有规律的运动。
这些人尤其要注意
1、年龄大于45岁的男性、大于55岁的女性。
2、吸烟者。
3、高血压患者。
4、糖尿病患者。
5、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6、有家族遗传病史者。
7、肥胖者。
8、缺乏运动或工作紧张者。
了解心脏病的体表特征,有助于早期识别心脏病,早治疗
1呼吸作了一些轻微活动时,或者处于安静状态时,出现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咳嗽,咳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2脸色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3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这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如果鼻子尖发肿,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肿大或心脏病变正在扩大。此外,红鼻子也常预示心脏有病。
4皮肤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皮肤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这与机体组织长期缺氧,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有关。皮肤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说明心脏缺氧,血液中的还原血蛋白增多。
5耳朵心脏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表现,这是因为内耳的微细血管动力异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应时,内耳就得到了先兆信号。如果你的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皱褶,极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所致。
6头颈如果由锁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条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7肩膀天气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内侧却有阵阵酸痛,这有可能是冠心病。
8手脚手指末端或趾端明显粗大,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状,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患者。
9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肿,往往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的表现。此外,如果时常心悸、气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缓解,这是紫钳性心脏病的特有表现。
心脏病病人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避免过度疲劳。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过于劳累的工作。做家务要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适度的进行,一些比较劳累的家务尽量要避免。
2、稳定情绪。一定要在平时多舒缓心情,避免情绪的波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
3、注意保暖。寒冷的刺激会引发血管的急剧收缩。千万不能喝冷水,就有老年人半夜口渴,喝了一口冷水而突发心脏病。
4、合理饮食。一是要控制脂肪、肉类的量摄取。二是要控制食物的含盐量。三是不要吃的过饱。
5、适当运动。心脏病患者不能过度劳累,但是可以做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等,既锻炼了身体,又舒缓了情绪,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6、不用过热水泡脚。心脏病患者千万不能用过热的水泡脚,而且时间也不能过长。另外洗澡的时候也要注意,洗澡水不能太热,也要控制洗澡的时间。
冬季是心脏病的高发期,心脏病患者一定要防止血管急剧收缩和增加心脏负担。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尽量不要独自活动,随身携带心脏病急救药物,外出时带好家庭联系卡,方便出现问题时周围人帮助联系家人。
长春市疾控中心从业人员体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