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体检要重点检查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检查

  

导读

现在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都明白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在此需要提醒的是,人们一定要针对性的进行体检,特别是老年人,尤其要重点检查的项目是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特别是冠心病,而高血压是冠心病的诱因之一。所以要定期做血压检查,并要做心电图检查,此检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有无心律失常等。

其中在心脑血管的检查中,尤其要重视以下几个检查项目:

  1、血流变检查:血流变是监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血栓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形成因素的灵敏指标。它尤其适合中老年人群、长期在高压下工作的人群以及有遗传性心脏病、冠心病者检测;

  2、心脏彩超:检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有无狭窄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查是否有高血压性、动脉硬化性、风湿性、先天性等心脏病变及心肌病;

  3、经颅多普勒检查:评价颅脑血管功能和判断有无痉挛、供血不足、狭窄等疾病,是检查脑部血流变的重要依据,对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4、全身动脉硬化检测:对四肢动脉血管硬化程度进行分析,有助于诊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血管弹性下降,硬度增加,内膜增厚,斑块及狭窄等异常病变,实现早检测、早诊断,具有无创、准确的特点。

  这几个检查项目可以针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进行更深入的专项检查,更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现,一旦发现,可以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限制脂肪的摄入

以五谷类及新鲜蔬果为主,膳食中的动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脑、猪肝、皮蛋、鱼子、蟹黄、奶油等,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多量摄入会导致血胆固醇增加,促使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多吃海鱼,植物性油脂及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橄榄油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有数据提示,通过严格控制饮食中动物脂肪的摄入总量,降低饱和脂肪比例,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成分,可使血清胆固醇降低约10%,甘油三脂降低30%。

限制盐的摄入量

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按照饮食计划的总热量原则。人体的热量主要来源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其中蛋白质多存在于动物类食物如瘦肉、鱼虾、禽类、蛋类、乳类等,植物性食品如豆类及豆制品中含量也很高。脂肪多存在于食用油及肥肉中。碳水化合物多存在于谷类及根茎类蔬菜中。如放纵食欲,进食量超过了身体的热量需要,就会转化为脂肪积存体内,使人发胖,血脂增高,导致动脉硬化。中医格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的是经常饱食,会损伤胃肠功能,导致胃肠病的发生。还应看到,长期的饮食过量,体内的脂肪过剩,会使血脂增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要根据体重的不同,控制进食量。卡是用来表示热量的单位,是卡路里的简称。

如何计算你每日所需基础能量,究竟每日需要多少卡路里呢?你可依自己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计算一日所需的卡路里,以下便是计算方式:

男:[66+1.38×体重(kg)+5×高度(cm)-6.8×年龄]×活动量

女:[65.5+9.6×体重(kg)+l.9×高度(cm)-4.7×年龄]×活动量

一般人的活动量由1.1~1.3不等,活动量愈高数值便愈高,甚至有可能高出1.3的数值,若平日只坐在办公室工作的女性,活动量约1.1,运动量高的人约为1.3。

例如:身高厘米,体重46千克的18岁女性,每日所需的卡路里为千卡。

公式:[65.5+9.6×46+1.9×-4.7×18]×1.2=千卡

一般来说,一个正常人一天摄取的总热量应为卡,运动的人可适当增加。超体重者一定要减低热量。身体每累积大卡的热量,就转化成身上一公斤的体重。

戒烟限酒

吸烟能促使与加重动脉硬化,引起血管痉挛,吸烟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3.5倍,所以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角度上来讲应该戒烟。限酒:偶尔少量饮酒是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而且最好是葡萄酒,但长期过量饮酒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特别是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所以限酒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必要手段之一。

不要昼夜颠倒

昼夜颠倒会打乱血管生物钟。三十岁以上的人大多是单位的中流砥柱,不可避免地成为“熬夜族”。从养生角度来说,晚上11时到凌晨四五点钟,是保证肝脏代谢血流的时间。熬夜时,不止你自己,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长期“黑白颠倒”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正常人增加一倍。

适量运动

运动少,血管垃圾多。下肢血管也很重要,但常被大家忽视。如果脑血管有问题,出现心脏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3倍,可如果下肢血管有问题,这几率就会变成4倍。正常人皮肤上每平方毫米约有根毛细血管,平时只开放—根,多运动能让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促进血液微循环;而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会逐渐累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个“不定时炸弹”,还会影响到毛细血管供血,并且随时可能被引爆。

国际心脑血管病联盟专家表明,适量运动能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功能,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减缓肌肉萎缩,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防止肥胖,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以心率为例,如按70次/分,如果经过运动锻炼可以减到60次/分,表面看也许与以前没什么差别,只减少了10次心跳;可是在一年间,就减少了万次心跳。所以适量运动有益心脏健康,而最有益的锻炼项目是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和大步行走。

高血压、糖尿病拖累心脑血管

没有症状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压,是引发诸多血管病的导火索。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7倍。而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还会导致大血管病变,血糖高的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坏心情伤血管。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白癜风忌食
云南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jhq.com/jbcs/8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