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爱行动倡仪为上海来疆志愿者许晓的母

许晓,是一位爱笑的女生,能拍一手很不错的微电影。

在她的成长历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给予其莫大的关怀。为报答各界关爱,她放弃了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搁置了赡养父母的天伦之乐,毅然来到中国最偏远的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城从事长达一年的志愿服务。而为了她所爱之人,她却显得无能为力。躺在病榻上被中晚期风湿性心脏病苦苦折磨的母亲在死神面前日夜挣扎,急需转院前往上海、北京等地做二尖瓣置换与三尖瓣成型手术。但是,手术及前后治疗费用至少需要20万元人民币,这对这个都是“吃庄稼饭”的农民家庭来说,既无能为力又无可奈何。面对老天的不公,他们能做的,只有天天以泪洗面……

她母亲的生命危在旦夕,急需全社会奉献力所能及的爱心,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为上海理工大学许晓同学身患重病的妈妈献出一份力所能及的帮助与关怀!

为爱西行的许晓

在年上海“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当中,有一位既“普通”而又“特别”的青年志愿者,她叫许晓。说她“普通”,是因为她的个子不高,脸上挂着少女们常有的灿烂笑容;她最爱减肥,尽管她已是我们这批上海赴泽志愿者中最“皮包骨头”的女生。说她“特别”,是因为她每天只买一种蔬菜,最多只花两块钱做一顿饭,对生活的节约让旁人看来近乎“吝啬”,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

她心怀理想,梦在远方。为了回馈社会与感恩母校,她渴望前往南疆最艰苦、最贫困、最需要外界帮助的地方从事一整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因此,她为爱西行,来到喀什地区泽普县,成为了一名志愿服务于县电视台的实习记者。她想利用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特长,实实在在为当地社会做点什么。显然,她心里已有自己的谋划:做一年公益、拍一部纪录片、写一套好书。

然而,就在她下乡采访维吾尔族贫困户时,家中传来了母亲再次因病住院的噩耗。一纸病危通知书,使这个阳光坚强的女生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楼道中偷偷呜咽,在新疆冰冷刺骨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母亲的重病,一直是她多年来萦绕心头的症结。自打懂事起,她便知道妈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兼风湿性心脏病,常年依赖药物治疗才能有所缓解。然而,她的父亲只是河南新野县的普通农民,原本“靠天吃饭”的收入就很不稳定;加上当时全家两个孩子都在上学,爸爸一人的微薄收入除却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外便所剩无几。可供妈妈治疗的药品只能时断时续,病情也因此一拖再拖。

许晓的妈妈艾可兰在病痛中苦苦挣扎

面对残酷的现实,许晓不得不早早承担起其他少女不曾有的家庭重担。如果说,女生们银铃般的笑容是豆蔻年华的标记,那么,她所有的笑容,几乎都源于家庭经济压力下的苦中作乐:她只能拼命地读书,为争取到来之不易的优秀学生奖学金;一下课,只能匆匆赶往校外不停地发传单、做导购、当收银员、做路演、洗刷盘子、做家教……她天真地以为这样拼命,就能够攒足妈妈的手术治疗费用。然而,高昂的药品与手术费用,硬生生将其拉回残酷的现实。“为什么,为什么?”在床上、在厕所、在地铁、在大年夜,在任何一个她奋斗过与挣扎过的地方,她都伤心地哭过、埋怨过,甚至恨过自己。为什么,自己再如何努力,最终,却还是无能为力。

近六年来,妈妈的病情在持续恶化。风湿性心脏病因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而拖向中晚期。与之相伴,母亲出现了脑血栓、房颤、二尖瓣重度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等一系列并发症。医生说,急需转院到上海、医院进行二尖瓣置换与三尖瓣成型手术,不然,生命危在旦夕!

救命,十万火急!

但是,横亘在她面前高昂的手术及前后期治疗费用,不论对她、还是对她的整个家庭来说,都成为几无可能跨越的巨大鸿沟。要进行手术及相关治疗,至少需要20万元人民币的费用。这笔钱,从哪里来?

许晓知道,这一次,绝不能再拖延了。这一次,无论是六年来每天戴着的氧气面罩、还是放在床头随时“待命”的速效救心丸,都不足以延长与拯救她妈妈的生命。

救命,十万火急!

无论是出身富贵,还是一介布衣,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妈妈。这个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小姑娘,她很害怕,很害怕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很害怕失去这次拯救母亲生命的唯一机会。嗜血的病魔正一天天吞噬着她母亲的生命,最佳手术窗口期正在慢慢关闭,死神的幽暗步伐也越来越近。

救命,十万火急!

1月12日,一个由上海“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蒋猛发起的“‘为爱·为她所爱’为上海西部计划志愿者许晓的妈妈募捐”的公益项目正式发布,来自新疆、上海和全国各地的公共部门、各大媒体与爱心人士已纷纷参与其中,活动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jhq.com/jbcs/94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