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心脏病,关键在固摄元气每天坚持一个

点击蓝字免费订阅

心脏病,作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无时无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而且除了高致死率以外,还有致残率。

更令人可怕的是,在现代,心脏病患者人数正处于上升趋势,那么,心脏病的预防关键在哪呢?

中医对心脏病的认识

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

在五脏中,心处于最高位,但它上面还有个元气,一个人如果元气尽了,心脏也就快要停止跳动了。

因此,一个人患心脏病的根本原因是肾经和真阳元气不足了,治疗的时候应从固摄真阳元气人手。

为何强调固摄元气?

现在很多高科技都背离了“固摄元气”的根本。比如美国制造出的人造心脏,植入人体内部,虽然与人体心脏的大小几乎相同,但植入人造心脏的患者的寿命都很短,而且,病人极容易患中风。

这是因为心脏的动力来源于肾,换了心脏并没有增强肾气,而且,人造心脏属于人体异物,肾气是不町能向人造心脏供应动力的,肾气与人造心脏做不到心肾相交,患者绝不可能活得长久。

与此相对应的是心脏移植手术,接受这种手术的患者能够将寿命延长十几年甚至更长,这是因为被移植的心脏是人类的心脏,能够与肾气相交通,达到心神相交。

而且,新移植的心脏是健康的,肾并不需要提供大量的肾气去补充虚弱的心气,从而使较虚弱的肾脏功能得以恢复。

虽然被移植的不是自己的心脏,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异反应,但总比金属、塑料之类的硬性异物要强得多,这就是移植心脏的患者能够长期存活的原因。

在心脏移植手术以后,如果患者能够服用中医“祛邪扶正”的药物来恢复元气,排异反应也会很快消除。

因此,治疗心脏病,只要从疏通经脉、恢复元气人手,再加上使用“祛邪扶正”的药物,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

如何固摄真阳元气?

在这方面,中医强调加强对心经的锻炼,让心肾相交。所谓心肾相交就是要让心火与肾水相交,阴阳调和。

中医认为,心在上,为火,容易往上飘。而肾在下,为水,容易向下走,这样心肾不相交,心火会让人一直很精神,处于兴奋状态,睡不着,这就是失眠。

在午时当令,也就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是上下午更替、阳气与阴气的转换点。

所以,中午吃完饭后要午睡一会儿,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对身体才有好处。

如果我们经常在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敲心经,点揉和弹拨心经上的重点穴位——极泉穴(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还可以预防冠心病、肺心病。

极泉穴的益处?

《针灸甲乙经》记载:「极泉,在腋下筋间动脉入胸中,手少阴脉气所发,刺入三分,灸五壮」。

这个穴位是为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经常弹拨极泉穴能疏通经络,宽胸宁神。

如何按摩?

极泉穴最好的按摩方式是弹拨,但弹拨时并非越用力越好,弹拨的力度应柔和,动作应连贯,忌用暴力。每次弹拨的量应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适度弹拨即可,一般弹拨10次左右。

以弹拨左侧极泉穴为例,具体方法为:

1、左上臂稍外展,暴露腋下极泉穴,之后用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摸到左极泉穴,并在穴位附近找到条索状物。

2、固定食指、中指并使指尖轻轻上扣,一前一后地来回弹拨条索状物,弹拨时会有全手电麻感,每次弹拨10次左右即可。

3、最好在食指、中指和穴位之间隔一层布,一方面可减少患者的刺痒,另一方面也会增加食指与穴位处皮肤的摩擦,便于操作。弹拨时,使电麻感至手,边弹拨边进行深呼吸。

此外,现代人身体内普遍寒湿重,这也是诱发心脏病的一个原因。我们只要给身体升温,让血液流动起来,很快就能减轻心脏的负担,消除各种不适。

(以上图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

温馨提示

十三行国医馆名老中医结合历代名方及多年临床经验,精选各种优质药材配制出数十款适合现代人体质的养生药膳汤方,根据不同季节气候、不同体质人群和疾病康复者的要求,分别调理不同的脏腑和体质。另外,我馆提供中药代邮寄、代煎、代切片、打粉、炮制和代炖汤服务,详情请咨询工作人员。

广州市十三行国医馆地点:广州市荔湾区荔湾路1号开诊时间:8:00-22:00,周日8:00-18:00广州市十三行国医馆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及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教学基地,广州市医保统筹定点单位,开设中医各科门诊,常年为广大市民提供质优、价廉、有效、热忱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和健康养生指导。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jhq.com/jbcs/94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