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丨外科膈下无游离气体的胃穿

胃穿孔是溃疡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通过X线检查,尤其是立位腹平片,通常可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而这位患者的诊断难度在于无膈下游离气体。

患者聂**,男,60岁,2月6日晚22时左右突发腹痛,整个人都蜷缩着不敢动弹......时间一点点过去,疼痛感没有减轻,反而持续加重、伴大汗,家人紧急送入我院就诊,急诊与呼吸消化科联合会诊,综合患者胃病史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疑似急性穿孔,安排患者进行检查未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患者居然出现板状腹症状,呼吸消化科连同外科会诊,予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黄色浑浊液体,随即转入外科。小科普:因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受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为板状腹。外科收诊后,王存生主任根据经验判断患者是胃穿孔,安排给患者胃内注入气体,行DR检查,没有出现游离气体。

DR检查结果

这样的检查结果让外科的氛围变得凝重,要知道:胃穿孔是溃疡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的可怕之处在于穿孔后大量的胃液会流入腹腔,引起细菌性或者化学性腹膜炎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膈下游离气体不能单一的作为诊断胃穿孔的标准,王主任安排再次进行螺旋CT检查,终于,在CT的检查下,膈下游离气体终于“显露原型”,这下大家都吃了一个定心丸,确诊为“胃穿孔”。CT检查结果确诊了就抓紧安排手术,术前安排立位平片还是没有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这让人“难以捉摸的家伙”,最后还是通过螺旋CT和腹腔穿刺诊断才进行的腹腔镜探查和修补术,手术由外科主任王存生主刀,周树理、张晋岗辅助,手术非常成功,目前患者康复效果极好。

胃穿孔影像

术后创口图

专家科普

胃溃疡的并发症将导致一般性的胃穿孔,也就是慢性胃穿孔。大量分泌胃酸、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减弱等因素都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而随着溃疡的不断加深就慢慢发展成了胃穿孔。

慢性胃穿孔最常见的原因是在胃溃疡的基础上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含量增加,并且让胃容积增大,很容易引发胃穿孔。患者如果突然发生剧烈腹痛,而且疼痛的初始位置在上腹部,呈刀割或火烧样痛感,那么就是患了胃穿孔,痛感将持续并且蔓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胃穿孔的可怕之处在于穿孔后大量的胃液会流入腹腔,引起细菌性或者化学性腹膜炎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

没有发生腹膜炎的小穿孔及空腹穿孔,可采用保守疗法。一般禁食,放置鼻胃管抽吸胃内容物,以及输液补充水和微量元素,应用抗菌药物预防腹腔感染即可。而饱餐后穿孔,常伴随着弥漫性腹膜炎,需在六到十二小时内进行急诊手术。另外,慢性穿孔发展严重时,也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专家

王存生

主任医师

医院外科主任

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山西省腹腔镜微创外科专家,医院普外科主任、腹腔镜微创中心主任。

从事外科专业以及腹腔镜微创外科专业二十七年,主刀完成手术破万例。擅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尤其在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切除术(单孔法,双孔法,三孔法)、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在省内有很高的知名度。腹腔镜下还能完成肝囊肿、阑尾炎、疝气、精索静脉曲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等多种手术

社会职务:

太原市微创外科专业委员副主任会委员。

山西省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武警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武警医学院兼职副教授。

太原市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和内镜外科学组委员。

太原市医学会胆道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太原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山西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

山西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太原市医师协会普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特邀编辑,《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

王仲文

教授主任医师

医院外科专家

外科学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医院外科学首席专家,医院特聘肿瘤专家,原医院外科主任擅长:各种疝气手术,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肠梗阻手术;熟练掌握微创腹腔镜手术: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保胆囊取结石取息肉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对消化道出血和肿瘤有专业特长,如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肝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可以开腹或微创腔镜手术。

主任查房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外科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jhq.com/jbcs/95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