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精神高度紧张,很多人为了维持生活,很少有放松的时刻。当高度紧绷的神经长期得不到休息,神经衰弱症很可能就会随之而来。作为一种常见病症,神经衰弱所带来的失眠、多疑、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不良症状,不仅令患者本身痛苦不堪,也让身边的人在与之接触时也格外地小心翼翼,无形中就拉开了彼此的距离。因此,不要轻易忽视神经衰弱的迹象,这正表明我们的心理状态需要及时调整或治疗。
01神经衰弱:有中国特色的心理疾病在过去,神经衰弱曾是我国诊断的主要神经症。
50~60年代,神经衰弱患者约占神经精神科门诊总数的60%左右,占内科患者的20%左右。甚至有外文文献报道,年在中国精神科门诊患者中有80%被诊断为神经衰弱。随着精神疾病的分类日益精细,原本被诊断为“神经衰弱”的许多病例都被重新审视为神经症的各个条目,如最常见的焦虑症、抑郁症等,神经衰弱从之前的一个神经、精神疾病大箩筐变成有了明确诊断标准及定义的疾病条目。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神经衰弱呢?性格和心理因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很多患者在患病前具有不良的性格特征,比如:
过度自卑、敏感、多疑、缺乏自信心或偏于主观、急躁、好胜心切等等。
凡是能引起持续的紧张心情和长期的内心矛盾的一些因素,使人们持久的处于紧张状态,超过神经系统张力的耐受限度,即可发病。
再者,遇到某些事件而产生抑郁、焦虑、惊恐等不良情绪,若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长也会成为大脑的一种不良刺激。
02神经衰弱的症状有哪些?神经衰弱的症状主要分为几组,而几乎每个神经衰弱患者都能从中找到相对应的情况。
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喝了咖啡导致失眠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辗转反侧睡不着,大脑像是上了发条,脑子里会一遍一遍播放某个记忆片段,挥之不去,烦不胜烦。
精神易兴奋就是这样一种体验,只是对于神经衰弱患者而言,这样的时刻非常常见,读书看报,甚至上学工作时都会忍不住的联想和回忆,也就是患者常说的“脑子乱”症状。与此同时,对于神经衰弱患者来说无论做什么都会觉得累,觉得没劲,没兴趣,这就是所谓的精神易疲劳。
精神易疲劳不一定伴有体力疲劳,但是如果仅有体力疲劳而没有精神疲劳那就不是神经衰弱。
2、情绪障碍
情绪方面主要体现为烦恼、容易激动和生气以及心情紧张。而这些情绪障碍常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有关,患者会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对付。
3、躯体症状
在躯体症状方面,比较常见的有三种类型:
睡眠障碍
比如难以入眠,多梦,以及睡醒后不解乏甚至睡眠感丧失(是指有些人睡得很好,但醒来却认为自己没睡着过)。
4、头部不适感
头痛,头晕,或是感觉头上像上了紧箍咒。
5、其他生理症状
如肌肉酸痛、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或月经紊乱等。
03神经衰弱了,该怎么办?1、及早就医
神经衰弱的症状跟抑郁症、焦虑症、躯体障碍、慢性疲劳综合症都有相当一部分的重叠,许多曾经被诊断为“神经衰弱”的病例,其实按照现在的标准可以被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或躯体障碍。因此,及时求助专业的精神科或神经内科医生获得明确诊断最为关键,也可避免贻误治疗时机。
2、心理治疗
我上面讨论病因时就讲到精神刺激可能是主要病因,所以心病还需心药医。
很多患者患病的原因,往往是存在心理因素或刺激源而不自知,所以这个时候可以寻求心理治疗。
3.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抑郁焦虑药物,可以帮助协调大脑神经元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消除紧张、焦虑、疲劳、失眠及其他一些情绪和躯体症状。
4.适量运动
尤其是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神经衰弱患者,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可以调节高级神经活动功能,帮助稳定情绪、改善睡眠。
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