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提起血脂异常,总能让我想起8年前遇到的一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医院副院长郭艺芳教授回忆道。近来,医院开始供应一种全新的降脂药PCSK9抑制剂,郭教授拿起了自己的手机,调出通讯录,几经辗转联系到一位患者,建议他使用这个药。这是一段几经周折的降脂故事,故事的源头要回溯到年。
8年前
那天临近下班,郭教授的诊室来了一位36岁的年轻患者。1年前,他因急性下医院接受了急诊介入治疗。手术后遵医嘱服药控制血脂,但几周后因为复查生化检查发现肝脏转氨酶明显升高,只得停用他汀,经人介绍找到郭教授。
郭教授翻阅患者的检验报告发现,治疗前他的总胆固醇水平是9.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5.3mmol/L。这么高的胆固醇水平!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郭教授,他很可能属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这也是为什么他这么年轻就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
“怎么办?这样的患者必须强化降胆固醇治疗,否则复发心梗的风险非常高。”郭教授很着急,医院在售的降胆固醇药只有他汀与贝特类。既然患者不耐受大剂量他汀,只好嘱咐患者更为严格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同时把他汀减量,并联合应用贝特类药物降脂。后来的复查发现,肝脏转氨酶仍然很高,只好调药减量,这样的降脂效果距离目标值相差甚远。因为当时没有更理想的治疗手段,无奈之下,只好作罢。
6年前
这位患者再次发生下壁和正后壁心肌梗死,所幸在第一时间接受了介入治疗。
5年前
年,郭教授再次见到了他。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医院彼时已经有了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于是,患者通过他汀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控制血脂,几个月后复查,其LDL-C已然降至2.2mmol/L,虽依然未达到目标水平,但基于当时的治疗方式,这已经是能降到的最低的水平值了,毕竟低一些更有安全保障。这位依从性良好、控脂愿望强烈的患者,一直让教授惦记着,这是一个年轻而鲜活的生命,还有无尽的可能等着他去书写!一直这样提心吊胆的过,随时担心再发心梗,那将是对这个家庭致命的打击。一有新的治疗手段,郭教授就想着为他调整治疗方案。现如今,全新的降胆固醇药物PCSK9抑制剂在国内上市,这位历经8年漫长降脂治疗的患者LDL-C终于降至1.0mmol/L。直到这一刻,郭教授才略感心安。今年是“瑞启心安”项目落实推进的第二年,项目通过一系列的医患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心血管疾病,走近心内科医生,感受那一份纯粹的医患真情。近日,项目组采访了郭艺芳教授,借此契机,郭艺芳教授分享了他多年降脂中所积累的经验以及感人的医患故事。正如郭教授所言:“降胆固醇是硬道理!”的理念已成为学界共识,胆固醇低一些更好的观点正在为更多的医生所接受。随着降胆固醇新药的不断问世,医生有越来越多的降脂武器可用,患者有越来越高的降脂主观意愿,血脂控制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
郭艺芳教授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心内科博士生导师、老年医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高血压分会副会长河北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主委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候任主委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等职。以及《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委,《中华高血压杂志》与《中国心血管杂志》常务编委。降胆固醇是硬道理胆固醇低一些更好随着相关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胆固醇理论得到了反复论证,“降胆固醇是硬道理”的理念已成为学界共识,胆固醇低一些更好的观点正在为更多的医生所接受。“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是故事中的这位患者两次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严格控制胆固醇水平是降低其复发ASCVD事件以及死亡风险的关键措施。”郭艺芳教授强调,对于不能耐受大剂量他汀治疗的患者,或者经过大剂量他汀治疗后胆固醇水平仍然不能达标的患者,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胆固醇药物是保证治疗成功的根本所在。不久前发表的《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共识中,将发生过≥2次严重的ASCVD事件或发生过1次严重的ASCVD事件合并≥2个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定义为超高危ASCVD患者,并建议将此类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4mmol/L或较基线降低50%以上。降脂手段逐渐丰富高危患者也能拥有“稳稳的幸福”“超高危患者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在心内科住院的ASCVD病人,超高危患者占有相当的比例,但医生对于强化降胆固醇的重要性仍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超高危患者的胆固醇远未达标。”郭教授指出,若是在10年前,我们可以将这一现状归因于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今天,只能归因于我们对降胆固醇治疗在ASCVD二级预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有思想上重视了,我们才能去主动而充分的运用不断创新的治疗手段来帮助患者改善临床预后并提高生活质量。疾病的治疗依赖于医患双方密切配合、共同参与,患者的遵医行为与治疗依从性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是脂质代谢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他是不幸的,生来就罹患此种遗传性高脂血症,胆固醇水平高于常人数倍!年纪轻轻却时刻担心着随时可能致命的心血管突发事件;然而,他也是幸运的,遇见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好医生,漫长的治疗过程中,良好的依从性以及创新的治疗手段进一步保障他最终获得了满意的降脂效果。这就像是一个走钢丝的人,在高空中行走,随时有跌落的危险;创新的治疗方式给他系上了一根安全绳索,让他可以更加安心地前行,最终抵达彼岸。
郭教授常说:“我们是心内科医生,对待患者应该更用心!”治病不应仅仅满足于临床症状的缓解,而更要重视患者远期预后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血脂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结合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为其制定个体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就会保证更多高血脂患者免受突发心血管事件的困扰,拥有和健康人群一样的生活质量。?关于“瑞启心安”项目?
瑞启心安项目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指导,《医师报》主办,安进中国支持的,面向广大心血管内科医务工作者的互动宣传系列活动。年是“瑞启心安”项目的第二年,通过邀请心内科医生上传摄影作品,突出展现我们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呼吁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及公众重视血脂的有限和规范化管理,提升国人心血管健康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展现心血管内科医生大医精诚、仁爱仁心的医者情怀。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