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性心脏病到了心衰阶段要怎么治疗呢

小慧的妈妈55岁,最近半年老是感觉心累气紧,好像上不来气,到医院就诊,做了心脏彩超检查,报告出来以后,提示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重度狭窄,合并了心房颤动,并且医生告知小慧,因为心脏瓣膜的损害比较明显,已经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建议手术治疗。瓣膜性心脏病需要一系列检查这对于小慧家人来说太突然了,小慧是大学生也有点懵了,怎么!妈妈的病还需要手术??会不会太大风险啊?能不能不做手术,保守治疗,吃药治疗可以吗??医生建议还是手术治疗,小慧有点搞不清状况,就来到我的诊室详细咨询我,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瓣膜性心脏病导致心衰怎么治疗吧。医生和患者交流共同制定治疗方案首先,我们要了解瓣膜性心脏病的成因。瓣膜性心脏病是由于心脏瓣膜发生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脏在泵血过程中受到阻碍,进而引发一系列心脏功能障碍。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包括二尖瓣狭窄或者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或者反流,三尖瓣反流等等等。这些疾病早期可以没有症状,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心功能进一步受到影响,逐渐出现小慧妈妈的同样的症状,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甚至腹胀,恶心,呕吐,各种心律失常,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这时候就是瓣膜病导致了心力衰竭,需要积极治疗。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生命瓣膜性心脏病大部分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能比较彻底解决瓣膜病变,对未来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都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因为需要开刀外科手术,所以也存在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年轻,一般营养状况尚可的患者,是首先要考虑手术治疗的,术后需要一个恢复过程,如果换瓣术后大部分还是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以及其他治疗心衰的药物,包括利尿剂,维持电解质平衡,或者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对于一些高龄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身体比较衰竭,或者合并了比较严重的肺功能疾患,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者营养状况很差,无法耐受外科手术,失去了外科手术的指针和机会,也可以考虑介入手术,比如经皮主动脉置换术,二尖瓣钳夹手术等,不需要开胸,微创的方式也能帮助缓解疾病的进展,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延长寿命,,对心衰也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药物治疗是心衰治疗的基础,在失去手术指针的高危患者,衰弱,高龄的患者,药物治疗也是唯一的选择,也是必要的,按照心衰治疗的原则来制定方案。在选择治疗方法时,病友们应根据自身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手术治疗有望根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而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可能一个选择,到了很晚期或者是有手术禁忌症的,只能选择药物,更为合适,因为手术治疗的风险可能超过其带来的益处。充分与医生进行沟通除了手术和药物治疗外,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调整生活习惯,如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到自己的主治医生那里复诊,安排相关的检查,调整治疗的方案,也有一些早期的瓣膜病不一定立即需要手术,长期随访复诊,到了手术时机成熟时,再考虑手术治疗总之,瓣膜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患者应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与医生充分沟通,共同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在心衰治疗的范围内,也有关于心衰治疗的基本手段,包括药物,起搏器等手术都是可以综合考虑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期早日康复。鼓励家人亲友多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jhq.com/jbcs/977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