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最新发布,内容方面增加了心血管健康行为、康复、技术创新与转化等,倡导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部分节选)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贯彻“以基层为重点,以预防为主”的国家方针,真正实现使心血医院逐步向社区转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年以来每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改版为《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又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总体上看,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脑卒中万,冠心病万,肺原性心脏病万,心力衰竭万,风湿性心脏病万,先天性心脏病万,下肢动脉疾病万,高血压2.45亿。
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91%,城市为43.56%。中国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为此,为降低日益加重的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我们一方面仍强调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质量,加强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必须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积极控制行为危险因素,如避免不健康饮食,规律身体活动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91%,城市为43.56%。
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贯彻“以基层为重点,以预防为主”的国家方针,真正实现使心血医院逐步向社区转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年以来每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改版为《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1]。
内容方面增加了心血管健康行为、康复、心血管病基础研究与器械研发等,倡导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为降低日益加重的心血管病疾病负担,我们一方面仍强调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质量,加强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
另一方面也必须大力开展普及健康知识行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尤其要积极控制行为危险因素,如避免不健康饮食、规律身体活动等。有研究发现,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可能避免2/3的重大冠状动脉事件和2/5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1.吸烟
2.合理膳食
3.身体活动
4.超重与肥胖
5.健康心理
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中国循环杂志,,35(9):-.DOI:10./j.issn.-..09.
END
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仅供专业人士交流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请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