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合并生物瓣膜置入者,防栓塞最重要阜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news/a_5784188.html

生物瓣膜更适合用于老年患者。置入生物瓣膜同时合并房颤患者人数也在增加。这类患者有何特点及预后如何呢?

近期,医院杨艳敏等回顾性分析了年1月至年12月接受生物瓣膜置换术并确诊为房颤的例患者。

研究发现,我国置入生物瓣膜同时合并房颤患者较年轻,中位年龄65.6岁,63%为风湿性心脏病。

常见的合并症有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既往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糖尿病。

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率较高,达71.1%。有31.8%同时行手术消融,或14.5%患者接受了左心耳封堵术。

在3.84年的随访期间,血栓栓塞事件是主要的长期不良事件,81例患者发生血栓栓塞,23例患者出现大出血,68例患者死亡。

入院时eGFR高、高左室射血分数、手术消融或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死亡风险较低。

而接受手术消融和口服抗凝药的患者发生血栓栓塞风险事件较低。

抗凝治疗在中、高卒中风险患者中应用不足。低、中、高卒中风险组目前口服抗凝剂的比例分别为52.3%、59%和63.2%。

该研究证实了CHA2DS2-VASc评分可用于预测该人群的卒中风险。

根据研究结果,该评分在识别低风险人群方面有很好的表现。然而,中危或高危人群卒中的发生率相当高,需要考虑抗凝治疗。

研究同时强调,这类患者的脑卒中风险动态变化,一旦风险因素改变,就需要重新评估。

在该研究中,每年有12.7%的低或中度卒中风险组的患者进展到高风险组。

此外,在确诊房颤后4.2个月,80%患者有明确的合并症,重新归类于“中危”或“高危”组的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年发生率,明显高于未重新分类的患者。

来源:RenJ,YangY,ZhuJ,etal.TheCharacteristics,Long-Term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jhq.com/xgyy/95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