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断地通过动脉向全身输送血液,同时接收周围组织器官通过静脉输送回心脏的血液。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输出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并且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液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导致体内其他组织充血、肿胀,可能引起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力衰竭。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警惕心力衰竭。
什么症状是心力衰竭的预警信号?
1、呼吸困难
这是左心衰竭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病情较轻的患者仅在重体力劳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很快消失。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轻度的体力活动,随即感到呼吸困难。在严重的情况下,休息时会感到呼吸困难,因此人们被迫采取半卧或坐位休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另一种表现。患者经常在深度睡眠中醒来,感到窒息,被迫坐起来。轻者坐起几分钟后症状消失,重者可继续出现呼吸窘迫和嘴唇发绀。
2、虚弱
运动能力下降,心力衰竭患者经常和早期可出现乏力、乏力、运动能力下降等症状。
3、水肿
与肾脏引起的水肿不同,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多见于身体下垂部位,如下肢。卧床不起的患者往往表现在腰部、背部和尾骨周围。按压时可出现抑郁,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水肿。下肢水肿较晚间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可缓解或消失,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胸腔和腹腔积液。
4、咳嗽咳痰
心力衰竭患者常咳嗽,咳出白色粘痰或泡沫状痰,严重者咳出粉红色泡沫状痰或血性痰,常与呼吸困难并存。很多患者经常被误诊为肺部感染,这种症状是由心力衰竭引起的肺泡和支气管粘膜充血渗出引起的。
5、其他
心力衰竭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失眠、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当严重心力衰竭引起脑缺氧时,患者还会出现嗜睡、头晕、眼前发黑、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
最后,心衰患者应做好个人管理,包括坚持服药、改善生活习惯、定期复诊、避免可能加重心衰的因素。如果出现短期体重增加、水肿、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一定要尽早就诊,不要延误病情,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