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感冒,竟能诱发心脏病妙龄女子

「本文来源:点点医讯」小时候怕成绩单,长大后怕体检单。日前,27岁的文女士收到一份不容乐观的体检单——二尖瓣膜严重狭窄且关闭不全,系一种较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病。疾病治疗与生育力保存,让未婚未育的她陷入两难境地。“当地医生说这个病能治,但是常规的瓣膜置换手术,术后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可能会影响生育。”幸运的是,转诊至医院(下称“暨大附一院”)的文女士找到了“双全法”。因祸得福一次性解决两大问题“可以考虑使用瓣膜成形修复的手术方法,在胸腔镜下完成微创手术,只需在右胸开3个几厘米的刀口,痛苦小、恢复快,也可满足美观的要求。”暨大附一院副院长、心脏血管微创外科专家张晓慎如是说。然而在进一步检查中,医生发现了文女士右肺有肿物,是肺癌!经多学科会诊,专家团队制订了手术方案——心脏血管外科先行体外循环下微创二尖瓣瓣膜修复术,随后胸外科用同一切口切除右肺结节,根治肺癌。两个手术同期进行,历时约4小时,出血仅50ml。手术次日,文女士即可转回普通病房,下地走路,术后一周就出院了。张晓慎表示,“接下来只需吃三个月抗凝药,每年复查一次心脏超声检查即可,日常生活与健康人无异。”风湿性心脏病起病隐匿诱因是十年前的“感冒”询问病史时,专家得知文女士约十年前发生过几次持续时间较长的“感冒”,自行服用感冒药后逐渐恢复如常,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大多患者年轻时感染链球菌,其症状类似感冒、且病程较长,且往往到中老年才表现出其他明显症状,大多患者发现时,其瓣膜病变已处于中晚期。”张晓慎进一步分析,十年前文女士的那几场“感冒”,或正是感染了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一种可诱发心脏瓣膜风湿性改变的细菌,如及时采取正规抗感染治疗是可以避免的。据悉,近年来,风湿热导致的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有所下降。大部分患者在青年时期埋下了病根,数十年后因胸闷、喘气、不能平躺等严重心衰症状就诊,这时往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需要长期服药,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jhq.com/xgyy/97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