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心电图
心电图(ECG或者EK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
P波规律出现,且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即P波在Ⅰ、II、aVF、V4~V6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正常人窦性心律的频率呈生理性波动,传统上静息心率的正常范围一般定义为60~次/分。
2.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sinustachycardia)是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超过了次/min以上。窦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时,P-R间期及Q-T间期相应缩短,有时可伴有继发性ST段轻度压低和T波振幅降低。
3.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
4.房性期前收缩
(1)期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无相关的P波。
(2)期前出现的QRS形态宽大畸形,时限通常>0.12s,T波方向多与QRS的主波方向相反。
(3)往往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的两个窦性P波间距等于正常PP间距的两倍。
5.心房颤动
(1)P波消失,代之以f波。
(2)f波频率为~次/分,其大小、形态和振幅不同。
(3)心室率绝对不规则,未治疗时通常为~次/分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当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率可完全均齐。
(4)QRS波群形态正常。当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可宽大畸形。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指连续出现3次以上的房性早搏或房室交界性搏(所组成的异常性心律,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或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及甲亢病人,其特征是心动过速突发突止,轻者感心慌胸闷,重者因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出现头昏,甚至意识丧失。
7.室性期前收缩
(1)期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无相关的P波。
(2)期前出现的QRS形态宽大畸形,时限通常>0.12s,T波方向多与QRS的主波方向相反。
(3)往往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的两个窦性P波间距等于正常PP间距的两倍。
8.室性心动过速
(1)频率多在~次/分,节律可稍不齐。
(2)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时限通常>0.12s。
(3)如能发生P波,并且P波频率慢于QRS波频率,PR无固定关系(房室分离),则可明确诊断。
(4)偶尔心房激动夺获心室或发生室性融合波,也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9.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ventricularfibrillation,VF)简称室颤,是指心室发生无序的激动,致使心室规律有序的激动和舒缩功能消失,其均为功能性的心脏停跳,是致死性心律失常。
QRS-T波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频率为~次/分。
End
还没看够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