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南方杂志社启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型策划,并以驻村第一书记作为报道主体,推出《最美第一书记》系列专题,全面展现广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今天推出系列之二十四《郑永臻:扶贫路上开“良方”,搬开阻碍乡村发展“绊脚石”》。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李拉
通讯员
宋莉萍
漫步在南蒲村大德路上,看着村子里整齐宽敞的道路,到处是新建的楼房,村民们在篮球场、文化广场上休闲娱乐,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繁荣景象。看着这一切,郑永臻会心地笑了。
年8月,广州中医院(医院)医院门诊办主任郑永臻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派驻清远市太平镇南蒲村驻村第一书记,怀揣着为百姓美好生活服务的梦想,开启了他的扶贫之路。
郑永臻在南蒲村公共服务站
走进百姓心坎儿里的驻村第一书记在清远市太平镇一户有着两层楼的农家小院里,冬日温暖的阳光亲吻着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小狗趴在地上酣眠,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温馨祥和。
“这个小院子是我参与设计建成的,这是鹅卵石路,有保健功效,这里种的是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草……这就是我在南蒲村的家!”郑永臻医院同事介绍,小院子的主人何仲球闻讯后从屋子里迎了出来,“这个家能过上好日子真是多亏了郑书记。”何仲球接口到。
年5月的一天深夜,暴雨如注,正在睡梦中的何仲球一家三口突然间被一声巨大的响声惊醒,被眼前的一切吓得呆住了:自家住的房子竟然倒塌了!无奈之下,何仲球只能重建房子,却因此欠下了一堆债。
何仲球是村委会兼职计生员,临时工的工资不高,一家生活捉襟见肘。当驻村的郑永臻听说了何仲球家的情况后,便提出以付房租的形式住到何仲球家里,他认为与百姓同吃同住,深入到百姓中去,才能切实了解到他们的所需、面临的困难,同时还可以通过房租,缓解何仲球家经济上的燃眉之急。这一住就是一年半。
而在郑永臻驻村结束后,他和何仲球一家的渊源却没有断。一次偶然间,何仲球检查发现颈部多发异常淋巴结肿大。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向郑永臻求助,在广州的郑永臻把他当成家人一般,马上安排何仲球到医院医院进一步检查。在确诊为恶性淋巴瘤后,郑永臻跑前跑后为他安排住院化疗放疗,把一切都办理的妥妥当当。考虑到何仲球家庭困难,郑永臻还将其相关因病治疗的信息转发到“南蒲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