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23日,《临床实验室》杂志编辑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客户答谢会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临床实验室》主编、我国检验医学界泰斗丛玉隆教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原社长、《临床实验室》执行主编袁桂清编审,《临床实验室》责任主编、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临床检验医学中心毛远丽教授,医院检验科张时民教授,中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周洲教授,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微生物室主任胡继红研究员,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教授,医院检验科郭健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蔡剑平研究员,《临床实验室》编辑部主任、空军航医院检验科李卫东教授和《临床实验室》编辑部副主任、医院检验科副主任赵晓涛教授等检验界大咖齐聚香山。年逾耄耋的检验界老前辈,南京医院童明庆教授、医院沈霞教授和医院李忠信教授也大驾光临。奥森多医疗器械贸易(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林妍、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彭年才等IVD行业知名企业家也参加了会议。
上半场会议由医院检验科
郭健教授担任主持人。
主持人郭健
会议现场
丛玉隆教授作为《临床实验室》主编兼总策划,首先作了讲话。
丛玉隆教授指出,在公众眼中,不论是检验医学工作者,还是IVD企业,都被视为“大检验”的一员。IVD企业承担着为检验医学提供技术、产品的重任,堪称“大检验”的上游。现在的检验医学工作者能有这么多先进的仪器和设备,IVD企业功不可没。丛玉隆教授坦言,他从业50多年来,在IVD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到很多东西。“大检验”的中游就是我们的实验室,检验医学工作者现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中硕果累累,检验人也时常出现在“杰青”、两院院士评选候选人之列。这说明检验队伍本身也是人才济济,值得自豪。“大检验”的下游就是临床医生,目前临床医学界迫切需要检验科提供详尽的检验指标解读。《临床实验室》杂志无疑是连接“大检验”上游、中游、下游的桥梁。《临床实验室》过去在沟通连接检验与临床、检验医学与IVD行业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在年初的武汉疫情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连续出版两期新冠专刊,在业内引起了轰动。丛玉隆教授勉励《临床实验室》杂志,要继续勇于创新,在国家医疗政策调整、IVD行业面临变革的情况下,充当好国家政策和IVD行业动向的解读者和报道者。在工业4.0时代,介绍更多的新技术、新信息和新动态给业界。《临床实验室》执行主编袁桂清编审做了题为《突出期刊特色,引领专业发展方向》的报告,对杂志的编辑工作做了全面总结。袁桂清执行主编指出,《临床实验室》具有独特的杂志定位和办刊优势。杂志定位为面向一线检验工作者和IVD企业技术研发人员提供最新信息的技术型期刊。遴选在本专业领域有深厚研究的专家作者撰写文章,确保杂志内容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杂志拥有以丛玉隆教授领衔的知名专家团队的“智库”优势;采取多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发行的方式,能医院医院检验科。通过纸质版、电子版、网络、3D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