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者,救也。艾灸就好比读书一样,每天坚持,时间久了,您的言谈举止,气质修养,就慢慢发生很大改变!坚持艾灸,时间久了,您就会发现您的面色红润了,人更有精神了,病痊愈了,生病更少了,睡得更香了。这就是艾灸的神奇力量!
灸不是方,亦不是术,是道。而灸师不仅治病,更是度人。灸是救,是救(灸)人之道,亦是修身之道,灸师(救师)手持艾(爱)火,安定祥和,心中生慈(祥和慈爱)悲(因救苦拔苦,而常生悲悯)喜(满心欢喜)舍(舍己为人,身心坦荡),如此方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日积月累,其品性定有所变。
注:以上两段话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二、艾灸的排病反应、什么是排病反应艾灸是利用人体的本能来对抗病邪,鼓动体内的正气与病邪之气交战,把邪气赶出去。但有些人在实施艾灸的过程中却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肝病患者在治疗中出现失眠、情绪起伏、爱生气等反应;有的风湿患者艾灸后全身发冷,又打喷嚏又流鼻涕,好像是得了感冒。其实,这些都是病邪从人体内被排出来的表现。
、为什么会出现排病反应有人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其实这是经络排病作用的表现。因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穴位是纵横人体之上经络的点,刺激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引起人体全身的反应,刺激穴位也能引起本经络的反应,本条经络上的脏腑有病变,正气就会与该脏腑的病邪抗争,疾病就表现出来了。
、如何区分排病反应和病理反应特别是一些慢性病和有湿毒的病,这种病不管怎么治,都很缓慢,很多时候,艾灸治疗不下去,就是因为排病反应太剧烈,这时候就要搞清楚是病情加重了,还是排病反应。
()排除外因
如果自己打喷嚏、流鼻涕,先看看是否受凉了,如果受凉了,是外感造成的,那是病理反应,如果没有受凉,很可能是排病反应。再比如,痔疮犯了便血,看自己是不是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了,如果吃了,痔疮犯了,那是病理反应;如果没有吃,很可能就是排病反应。
()感觉累不累
比如同样是拉肚子,如果是排病反应,拉完肚子后会很舒服,但是如果是受凉或者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而坏肚子,拉完后身体很虚,感觉很疲惫,这是病理反应。
()排病反应的症状查询表
下表摘选自单桂敏老师的《单桂敏灸除百病》,推荐大家看此书。
类型
典型反应
伴随症状
排风寒
喷嚏,流涕,浑身肌肉、骨节酸痛
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冷气,甚至全身或半身发冷,多穿不暖,但体温正常
排郁气
情绪变化为主,如烦躁易怒、悲伤或委屈易哭等
多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等
排痰湿
咳痰、呕吐,或腹痛、腹泻、水样稀便或黏液样便
头面四肢浮肿,或半侧身体浮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尿液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
排火毒
多疮疡、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痒
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
排血瘀
在胃肠则大便深褐色或酱黑色,在心肺则痰中带血丝、血块,在胞宫则女性经血中有组织包块或烂肉
体表发青,皮下有固定不动的肿块,口唇指甲青紫
表-
以上这些都是艾灸后可能会出现的正常的排病反应,大家仔细斟酌,正确对待。很多时候,病从里往表走是一件好事,说明病情在减轻。可惜的是,有的人在出现这些反应后不灸了。所以,我们也在考虑,如何避免艾灸时过激的排病反应。
、避免艾灸时过激的排病反应()艾灸要和轻断食相结合轻断食就是吃一些粥、汤面条和青菜蘸酱之类的食物,让肠道排泄轻松。艾灸的时候这样轻断食,就避免一些毒素堵塞在体表、喉咙和五官。毒素堵在体表就会出皮疹,堵在喉咙就会肿痛,堵在五官(眼耳鼻舌口)也会出现上火症状。因为大便本身就是人体的排污通道,让大便排泄通畅,使得体内毒素通过肠道排出,这样的话排病反应就小的多。
()不单纯艾灸,而是结合刮痧、拔罐、刺血拔罐等排瘀操作比如先刮痧再艾灸,血瘀先排出来,艾灸的能量再补进去,这样艾灸排病反应就会小很多。拔罐也是类似的,一般要求先拔罐或是刺血拔罐再艾灸。通过拔罐或是刺血拔罐把风邪、寒邪、湿邪等泄出去,即先把邪气泄出去,然后通过艾灸把正气补进去,这样一边祛邪一边扶正,双管齐下,效果更佳。
5、不能灸的情况表气虚的病人不能长时间灸。这种病人往往还没有灸多久,温度也不高,就已经是大汗淋漓了。这就说明这个人表虚,不适合艾灸。严重便秘、高烧、实证伴热证不适合灸,特殊情况另当别论。
本文为贞元自然疗法课程,连载第00篇。欢迎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