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艾一生导读
人的年龄一大,抵抗力就下降了,有时间总爱出现一些比如说胸闷、心沉的现象,心脏方面的问题不知不觉已经挺严重了,今天主要与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中医在治疗心脏方面的问题如何用艾灸去灸。
中医辨证心脏疾患中医对心脏病的辨证认识
(1)气虚血瘀:
证候:心痛时轻时重,以隐痛为主,遇劳则发,乏力气短,心悸,自汗懒言,苔薄白,舌质暗淡,胖有齿痕,脉弱无力。
治法:益气活血止痛。
方药:心梗合剂或人参养荣汤
(2)胸阳痹阻型:
证候:心痛甚,痛如椎刺,或如刀割,胸痛彻背,遇寒加重,伴有畏寒肢冷,乏力自汗,气短心悸,甚则喘咳不卧,吐白色泡沫痰,苔薄白或白腻,舌淡体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
治法:宣痹通阳,散寒化饮。
方药:轻者予栝篓在白半夏汤;重则用栝篓薤白白酒汤,
(3)气滞血瘀:
证候:左胸刺痛,部位固定不移,入夜更甚,伴两胁胀痛,胸闷不舒,常太息,时而烦躁欲哭,心悸不宁,苔薄白,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或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4)阴虚血阻:
证候:心痛时轻时重,呈隐痛伴憋闷。劳则加重。伴随症有头晕目眩,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虚烦不眠,舌暗红,或有瘀斑,苔少或剥脱,脉沉红弦。
治法:育阴活血,通脉止痛。
方药:左归饮合通幽汤,
(5)湿热阻遏:
证候:胸闷痛,甚则胸痛彻背,伴院腹胀满不适,食欲欠佳,重则恶心、呕吐,体形肥胖,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化湿清热,宣痹通脉。
方药:小陷胸汤加味。
艾灸治疗心脏方面的疾病从上述辨证类型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心脏方面的疾病,一般都是有淤血阻滞或是一些虚症所引起的,所以用艾灸治疗心脏疾患有非常好的作用。
在《马氏温灸法》这本书,马老就曾经说过,治疗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时,需立即艾灸左乳头四周,疼痛可迅速缓解,这就是局部施灸。
一般艾灸治疗心脏疾患,建议艾灸局部和心俞,厥阴俞,膏肓,膻中,中脘,内关,神门。每天选取一到两个穴位进行施灸,每次施灸20-30分钟,灸之前多喝点水,防止上火。
马氏温灸法治疗心脏疾病的穴位,供大家借鉴。
第1日中脘(单穴)灸30分钟、足三里(双穴)各灸30分钟
第2日下脘(单穴)灸30分钟、气海(单穴)灸30分钟、天枢(双穴)灸30分钟
第3日关元(单穴)灸30分钟、曲骨(单穴)灸30分钟、三阴交(双穴)各灸25分钟
第4日期门(双穴)各灸30分钟、太冲(双穴)、各灸25分钟
第5日心俞(双穴)各灸25分钟、神门(双穴)各灸25分钟
第6日膈俞(双穴)各灸25分钟、膻中(单穴)灸30分钟、巨阙(单穴)灸30分钟
第7日厥阴俞(双穴)各灸25分钟、少海(双穴)各灸25分钟
第8日天池(双穴)各灸25分钟、间使(双穴)各灸25分钟
第9日肾俞(双穴)各灸30分钟、照海(双穴)各灸25分钟
1、马老这套穴位艾灸,可以治疗所有的心脏疾患,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律紊乱及各种心脏疾患都可以用这些穴位艾灸。
2、以上穴位循环灸至愈,每日艾灸脐部30分钟。
3、选穴和艾灸时间的长短,都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验来治疗。如果你有时间艾灸,那么建议你腰腹部要多下功夫,肢体可以艾灸15-20分钟,不一定拘泥于25-30分钟。一般而言,肢体对热比较敏感。而腹部,背部和腰部,对热的敏感度差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