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坚持30秒,升清降浊百病走

中医养生最为精妙的3种锻炼方法,动作简单、步骤简易,却对身体整体平衡的提升、强身健体、有很好的效果。帮助身体升清降浊,恢复健康!

1、30秒推腹,升清降浊

很多人年纪大了之后有便秘,睡不安稳等情况,其实这都是因为浊气上升,清气不升的缘故。

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从而预防和消除便秘,对老年人尤其需要。

揉腹有利于人体保持精神愉悦。睡觉前按揉腹部,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对于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气和,血脉流通,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推腹的方法:先从心口窝向下推,然后从肋骨两侧向前下方推,碰到硬结就仔细按揉。人体腹部有九条主要经络,这样推可谓一举多得。推腹的时候要使腹肌放松,呼吸放松,不能自己跟自己较劲,憋得脸红脖子粗的,就不对了。

每天早上起床时推一次,晚上临睡推一次,平常无聊时也可推推,不用找穴位,这个很方便的。

2、30秒跪膝,健腿护膝

对于很多人而言,跪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其实跪坐是一种利大于弊的姿势,跪坐其实也是一种锻炼,对我们的身体和腰部有着很多的好处。

跪坐其实是非常养腰的,可以有效的治疗腰痛,因为出现腰痛的原因大多数都是脊椎不正、血液循环不良等,这种情况只需要我们每天早晨跪坐三十秒,就可以有效的改善。

而且我们跪坐的时候,可以按摩到犊鼻穴,这个穴位可以有效的缓解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和脚气等,并且还能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

跪坐的方法:首先,跪坐的时候我们不能将全身的重量用臀部坐落在两脚上,这样会让身体呈现出一种无法灵活活动的死态。

其次,我们在跪坐的时候两脚大腿肌肉必须出力将身体微微撑起,使臀部与两足之间有一张纸的间隔。

最后,我们在跪坐的时候要将脊椎挺直,而且身体要感觉是微微浮起来的,这样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跪坐姿势,而且还不会伤害到自己的膝盖。

3、30秒金鸡独立,调和平衡

之前给大家说过,这个方法可以测试自己衰老的程度。如果您用这个方法来运动,可以达到回复体内平衡的效果。

身体有病中医认为是阴阳失调,但是这个概念太过笼统,细分之可以理解为五脏六腑之间相互谐调的关系出了问题。金鸡独立就是一种直接来调节身体的平衡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意念集中,将人体的气血引向足底,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颈腰椎病等病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还可以改善小脑萎缩,预防痛风等,迅速增强人体免疫力。

金鸡独立的方法:只需将两眼微闭,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任意抬起一只脚,试试能站立几分钟,注意!关键是不能将眼睛睁开。这样你调节自己的平衡就不是靠双眼和参照物之间的协调,而是通过调动大脑神经来对身体各个器官的平衡进行调节。

人的脚上有6条重要的经络通过,通过脚的调节,虚弱的经络就会感到酸痛,同时得到了锻炼,经络对应的脏腑和它循行的部位也就得到了相应的调节。■

延伸阅读:

很实用的中医基本常识,值得好好学习!

来源:广医附一院医学职业技能进修学府

1、基本常识

中医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2、10大重要穴位的功能

1、足三里

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2.关元穴

功能:

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三是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3.中脘穴

功能:

一是能调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内关穴

功能:

一是能理气活血;

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5.合谷穴

功能:

一是能清热解表;

二是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主治: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麻疹、多汗、失语症等。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

6.涌泉穴

功能:

一是清脑醒神,

二是安神定志,

三是清热散风。

对此穴位经常拔罐,可以导引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压,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肿的作用。

主治: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病、精神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

7.阳陵泉

功能:

一是通筋活络;

二是疏经利节;

三是清热利胆。

主治: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腓神经麻痹、脉管炎、类风湿、腰痛等病。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要穴,对肝炎、胆囊炎、黄胆的治理作用也较好。同时还对高血压、癫痫、遗尿、脚气等病有治疗作用。

8.风池穴

功能:

一是清心明目;

二是清热散风;

三是通窍活络。

主治:脑血栓、脑震荡、脑膜炎、健忘、癫痫、精神病、偏正头痛,失眠、眩晕、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压、耳鸣、疟疾、耳聋等。

9.殷门穴

功能:

一是通经活络;

二是疏通筋脉。

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下肢肌肉风湿症,瘫痪。

10.命门穴

功能:

一是补肾调经;

二是理肠固脱。

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遗尿、腰痛、头痛、耳鸣、痔疮、便秘。■

延伸阅读

习近平: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毛泽东:把中医提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高度

中央文献研究室撰文

刘希彦:毁掉你健康的正是这些好习惯,早上洗澡、多吃水果······

央视曝光:酵素减肥竟是靠这个!看完宁愿胖死……

黄煌:为啥多病的长寿,没病的早死?10句话说出长寿大智慧!









































宝贝辅食100款
听力障碍儿童的评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jhq.com/yszl/84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