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派送红包的对象还不在市区,我实在是不忍心她独自一人前去,于是就应约前往。
驱车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我坐在车上,眼睛看着天空中一团团、一簇簇的雪飞落下来,仿佛无数扯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空翻滚而下。耳朵边不时地传来呼啸而过的风声,路旁的大树被风刮得左摇右摆。因为车子里开着暖气,所以我们并没有感到冬日的寒冷。因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型公益助残活动,内心还是蛮激动的,甚至还带着一丝的傲慢,感觉自己是去帮助他人,是去送温暖的。
一小时的车程,非常顺利,我们很快到了受助对象的村子里。因为是初次拜访,我们没能找到她的家,对方同意克服困难到一个标志物那里迎接我们。在这样恶劣的气候里,让残友外出,确实有点为难,但对方好像并没介意,很爽快地答应,让我们的歉意减少了很多。
天空中依然雪花飘飘,耳边的北风依然在呼啸,我们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从车子里走出,迎面一个矮小驼背的女人在向我们打招呼,笑容里带着坚毅,热情里充满自信,不卑不亢,自报家门。她就是我们要见的第一位残友陈晶。
陈晶的家与我们意识里勾列的完全不一样,异常干净整洁。如果不是陈晶带我们来,我们肯定会怀疑是不是走错了家门。
干净整洁的环境,加上陈晶阳光灿烂的笑容,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陈晶非常配合我们的采访,从她从容淡定的言语里,一点也感受不到身体的缺陷带给她的不良体验。陈晶开心喜悦地分享着她与爱人的相识、相遇和12年的幸福生活。
陈晶是河南安阳市人,年和他爱人袁清苗是在百度贴吧认识的,当时已经31岁。小时候患病导致的脊椎侧弯,15岁那年又因风湿性心脏病在北京做手术换心脏瓣膜,从12岁到15医院度过。父母为了她付出毕生的心血,所在的学校、当地报社也曾为她做了积极的募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医疗费用很快凑齐,手术顺利进展。陈晶说是社会上的好心人给了她第二次生命,所以内心充满感恩,要坚强勇敢地活着,不辜负那些深情博大的爱。
爱人袁清苗,河南南阳人,小时候肺炎落下病根,后来摔了一下,慢慢地也成了脊椎侧弯。
俩人在贴吧相识,可谓同病相怜,总有说不完的话。在交流沟通中彼此鼓励,日久生情,虽然身体残疾但也渴望有个自己温暖的家。爱情的力量让俩人冲破身体残疾的束缚,克服地域限制,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爱情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爱人的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陈晶凭借瘦小的身躯打理俩人的日常起居,虽然很辛苦,但内心很快乐。爱人虽然肢体和语言听力都受限制,但他的思维意识很清晰,他可以借助文字表达他的情感。身残志坚,他们没有在意那些世俗眼光,也不去跟别人攀比,努力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看到夫妻二人井井有条的生活,灿烂的笑容,听到俩人爽朗的笑声,以及他们内心的豁达坚毅,初来乍到的傲慢瞬间化为乌有,感觉自己此刻成为了弱者,突然觉得是在被两位残友“疗愈”着。此时此刻我才真正明白主办这场活动的意义。在实际参与中才能深切体悟爱的力量,才能觉察到优秀的残友生命真得已经超越了当下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已经活在灵魂的洗涤和绽放里!
结束活动,驱车返回,夫妻二人身残志坚的模样一直萦绕在心间,突然就想到了一个关于缺憾的传说:据说上帝早就知道,完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他在创造一切万物时都给留下了缺陷,只是每个人的缺陷不同而已。有的比较明显,比如身体缺陷、语言缺陷、精神缺陷等等,这些就是世人所说的残疾人;有的不是那么明显,如心理缺陷、人格缺陷等等。这个世界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东西,即使太阳它也有黑子,即使是再美的玉也有瑕点。也正是这些所谓的不完美,成就丰富多彩的生命,同时也成就了追求完美世界的感人故事!
提示
本平台刊发或转载的作品,只是为了传播,并不代表我们的观点!
(本文图片源自作者)
责编丨谭纯慧
复审丨徐静媛
校对丨吕眉洁
诵读丨李雪霞
制作丨张朝青
作者简介邓清颖河南省南阳市市机关公务员,金刚智慧和艺博家庭教育公益传播践行者。
诵读者李雪霞,爱传递主播,某传统文化学校的老师。人生格言:人生的真谛就是爱的传递,谁拥有大爱谁就拥有人生的精彩。
欢迎投稿
《爱传递》以“弘扬爱心、鼓励善行、传递正能量”为宗旨。向残障朋友和社会公众征集传递爱心、自强自立、弘扬正能量的稿件,体裁不限。欢迎踊跃投稿!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