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怎么急救?
高以翔的死因已查明:心源性猝死。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居全球之首。但目前我国院外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
而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只有短短的4分钟。
好在目前心脏骤停后的急救步骤,已被清晰地总结为“生存链”。
美国心脏协会在年提出“生存链”的概念,将心脏复苏的四个步骤看成一条环环相扣的锁链,影响着患者的生存率。在心脏骤停之后,如果只是单纯等待急救车来,生存的可能微乎其微。
医院急诊医学副主任医师王西富表示,要想挽救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最紧迫的是做这两件事:
1.大规模面向公众普及心肺复苏技能。
2.在更多的场所铺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AED科普详戳→)
第一时间的心肺复苏供给心脑血流,能赢得时间,早期的除颤更是能起死回生。
越早进行除颤效果越好,国内马拉松比赛中的30多个案例表明,电除颤之后,很多选手爬起来还能要求接着跑,可见除颤对心脏骤停急救的重要意义。而没有除颤器的医疗保障,无异于“裸奔”。
更多人学习心肺复苏术,铺设更多的自动体外除颤器,就能避免悲剧发生。
科普君为你准备了两个科普视频,跟着学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心肺复苏怎么做?
戳视频,看专家示范讲解
戳视频
教你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视频来源:腾讯医典
目前,很多机场、高铁站都配备了AED,这里科普君还有个小贴士: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地图应用中搜索“AED”,就能搜到附近的AED设备。
02猝死,有先兆吗?
猝死具备三个特征:
1.突然发生,快速进展到死亡。这个“快速”的定义通常是一小时。
2.出乎意料:平时好好的,疾病突发,人一下子就没了。
3.死因不明
要预测、预防猝死,目前还比较难。但如果能早期发现一些征兆,及时就医,确实可以避免一些悲剧。
回顾那些猝死的案例,其实患者在突发加重心脏骤停之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征兆。出现以下征兆时,应该引起警惕:
1.无诱因的晕厥
尤其是男性。这可能是心脏泵功能急救下降的征兆。
2.从未有过的疲乏、纳差、恶心
这些症状也是心功能下降的一种表现,容易被认为只是一时的疲劳。
3.胸闷胸痛
这是心脏病发作时常见的征兆,超过15分钟不能缓解者多为心梗,应早期就诊。
4.一些不典型部位的疼痛
例如颈痛、背痛、上腹痛等也可能是心梗的表现,遇到这类少见的疼痛,应及时就医,做鉴别诊断。
猝死的病因还包括脑血管问题,可能表现为头痛呕吐,快速昏迷等,也必须争分夺秒就医处理。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总觉得自己没事,只是累了,休息休息就好,结果错过了最佳的就医时机。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远离猝死。
03
专家:有没有办法做到天天熬夜
又不会太早死掉?
点击空白处查看专家解答
没有
本期专家
王西富第二届广东十大科学传播达人
医院急诊医学副主任医师
模拟医学中心负责人
创办新媒体急救科普平台
急诊夜鹰长期从事急救科普,创办的新媒体急救平台“急诊夜鹰”拥有百万粉丝,被评为微博十大影响力医疗大V,担任美国心脏协会BLSACLS、欧洲复苏委员会ILS、国际野外医学协会导师。
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原标题:《演员高以翔意外去世,面对猝死,我们可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