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突破新技术能让心脏在体外存活2

我们都知道心脏离开身体后,由于血氧不足,细胞很快会死亡,所以这对于心脏移植手术来说,需要很苛刻的条件。

在过去,一般来说心脏离开身体后,采用冰块运输的方式,能够保持4个小时的“存活”时间,当超过4个小时,心脏细胞大量死亡,炎症出现,心脏将会彻底死亡。

所以,这就意味着,在临床上一些等待心脏移植的人,即使找到合适的心脏,由于时间所限,也无法得到及时的救助。不过最新的一项技术,可以让心脏在体外“存活”时间达到24小时。

这项技术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一家科技公司联合研发的,被称为ULiSSES设备,这种设备可以模拟人体内的环境,将心脏存放在一个提供富氧液的罐中,并加入了医用的钠、钾、葡萄糖等,存放的温度为4摄氏度。

这项技术的意义在于,它能延长心脏在体外的“存活”时间,这对于世界各地等待心脏移植的心脏病患者来说,生存的机会将会增加。不仅如此,这项技术在外来还可能会应用于身体的其他器官组织。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成功地在猪、狗的身上试验成功,研究人员表示,如果一切顺利,将会在一年内开始人体试验。

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先进的医学技术得到应用,科学技术会帮助人们治愈疾病和重塑健康。

*提醒: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jhq.com/zlff/9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