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心血管王医生。
相信很多人在门诊就诊的时候,医生会开具一张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单,那么为什么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呢?
这和普通的心电图有什么区别呢?
普通心电图,又称为静态心电图,检查时限约10秒,主要适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心律失常等急性病症,因为它可以快速监测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正常工作。然而,对于慢性冠脉疾病和部分心律失常的诊断,普通心电图就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它无法长时间持续监测心脏的活动。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又称为Holter监测,由于具有长时连续记录、计算机定量检测分析等特点,可以弥补普通心电图的不足。它可以全天候监测心脏的活动,对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慢性病症的诊断有很好的帮助。此外,它还可以评价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心率变异性分析,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依据。
在此,我要解释一下动态心电图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名词。
成对早搏是指两个早搏连续发作;三个及以上的房性或室性早搏连续发作,被称为房速或室速;
早搏二联律,是指连续的早搏存在有这样的规律,即1个早搏和1个正常心跳,连续发作;早搏三联律,是指一组连续的早搏,由1个早搏和2个正常心跳组成;
室上性早搏,包括房性早搏及房室结交界区早搏;
窦性心律就是正常心律,因为正常人的心跳起源于窦房结,故称为窦性心律。
总之,普通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各有优缺点,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动态心电图的结果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总心搏数是反映心脏整体活动情况的重要指标。
成年人的24小时总心搏数通常在~次之间。如果24小时总心搏数少于次,可能存在心动过缓的情况;而如果超过次,则可能存在心动过速的情况,需要寻找一下相关原因。
其次,平均心率也是重要的观察指标。成年人24小时的平均心率通常在60~90次/分之间。如果平均心率低于40~60次/分,则需要排除是否存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此外,最慢心率和最快心率也是评估心脏功能的关键因素。睡眠中最慢心率可降至40次/分,偶尔甚至会低于40次/分,这通常是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如果最慢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超过1分钟,则需要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人在活动时最快心率可以达到次/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老年人在运动时的心率一般不会超过次/分。如果最快心率持续低于90~次/分超过1分钟,也需要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可能性。
另外,当窦性心律的R-R间期,即两个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超过3秒或更长时间,房颤患者R-R间期超过5秒,那么就需要进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
第二,关于早搏的分析:
①关于房性早搏,24小时内发生的过早搏动,通常小于次,即每分钟少于1次或每小时少于5次。如果频发房早,即每分钟超过5次,那么它是房性心动过速和进展为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②房速的心率范围在~次/分,通常在24小时内发生的阵数应少于3阵。因此,如果一个人的房速频率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就需要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