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律失常,很多人就会想到心悸、心慌,的确这些是心律失常常见的临床症状,除此之外部分患者还可能有胸闷、胸痛、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
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13岁的小男孩。
小男孩出生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出生后4医院进行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
然而,小男孩1年前出现剧烈活动后心慌不适,自觉心跳加快,伴有胸闷、呼吸困难、憋喘及眼前发黑,休息后好转。此后症状反复出现,1个月前患者感上述症状加重,为进一步诊治,多方打听家长带孩子来到了医院,入院后诊断为:“心律失常心房扑动”。
这个诊断使家长曾经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孩子“才出龙潭,又入虎穴”,4个月的时候做的先心病的手术,本来以为好了,没想到又出现这种情况。
正常情况下右心房的窦房结首先发送电信号,该信号通过电脉冲传导通路作用于心房肌和心室肌,使心脏收缩并将血液泵出,输送至全身,心房扑动患者右心房的电脉冲信号传导通路出现异常,致使心房搏动过快,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频率无法保持一致,从而引发心悸等一系列症状。
#科普小知识
心律失常可能会造成心力衰竭、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其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会使病人直接发生猝死,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通过医生介绍,我们又了解到心律失常的治疗临床上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射频消融、外科手术、电复律等)。
入院后经过主管医生的全面评估,决定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手术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小男孩术后恢复很快,手术当天就下地活动、正常吃饭,术后3天就出院回家了。随后的随访中心律失常也消失不见了,家长很开心,以后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科普小知识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通过股动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的途径,把电极导管插入心脏,用电生理标测技术找到心脏内异常电传导通道或异位搏动点,利用消融导管顶端的电极使心肌细胞坏死,达到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目的。
射频消融的优势
1、不损伤心脏:射频电流对心肌局部造成损伤非常局限,约3~4mm直径范围及深度,不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2、微创:不需开胸,只需穿刺静脉或动脉血管,不影响美观,创口小;
3、无副作用:手术是在局麻状态下进行,病人在整个手术中都是清醒的,随时可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医生,避免了全麻的副作用和手术风险;
4、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手术时间大多在一小时内就能完成,手术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动,两到三天就可以出院;
5、痛苦小:易于术后护理,不会出现感染,不会形成血栓,无需忍受制动卧床的痛苦;
6、实时疗效评估:经心内电生理检查便能证实手术是否成功。
原标题:《孩子反复感染肺炎,可能是心律失常诱发?!别急,免费问诊、爱心资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