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会听到人们说:“我知道我的血脂增高,但是我既不痛又不痒,我为什么要吃降血脂的药呢?”殊不知,正是由于这种无明显症状的疾病,却悄然无息地吞噬着生命,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隐形杀手”。众所周知,年8月,46岁的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在家突发心脏病永远离开了大家;年12月,相声大师马季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我们千万不要等到自己认为该治疗的那一天,医生说为时已经晚了!因此,提高对高脂血症的危害的认识十分重要。
一、什么是血脂和高血脂?血脂为血液中所含脂类物质的总称。血液中的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血液中所含的这些脂质,顺循环而遍及全身,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据测定1g脂肪完全燃烧可以为机体提供9.2千卡的热量。脂质还参与神经系统、组织细胞、激素等的构成,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有脂类物质的参与;一个健康的机体离不开脂肪的存在,我们必须每天摄取一定量的脂肪,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因此在我们血液中并非血脂越低越好。但是也更不能说它越高越好。回顾20世纪60年代,我国经济困难时期,很少听到有人患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而现在经济水平提高了,以车代步,活动少了;好酒好菜,吃的多了;稍不留神就造成血脂过高,也就是说抽血化验提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和)甘油三酯增高。其中一项或者几项增高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高血脂,医学上叫高脂血症或者是血脂异常。
二、高脂血症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高脂血症的危害是隐匿的、逐渐的和全身性的。长期血脂增高可导致血液中的脂类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增多、增大可使血管管腔变窄,血流减慢,出现脑血管供血不足;表现为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短暂性意识丧失。心脏血管供血不足表现为胸闷、气短、心绞痛、早搏等。如果斑块太大以至于斑块破裂,形成栓子堵塞血管,造成脑梗塞、心肌梗塞、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此外,高脂血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间歇性跛行等。有些原发性和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还可出现腱状、结节状、掌平面及眼眶周围黄色瘤。
三、高脂血症病人日常生活如何保养?已经出现血脂异常的患者和血脂异常的易患人群,如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45岁以上男性、绝经后的女性、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脂,最好是每半年或者一年检测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及早干预。
一旦发现患有高脂血症,患者首先应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不仅是预防血脂异常的手段,而且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在饮食控制方面,应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多摄入蔬菜、水果及适量豆制品,主食最好为全麦面包、燕麦、糙米、土豆、南瓜等,尽量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及动物内脏,同时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肥肉,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小于25克。此外,每周应增加吃鱼次数,尽量用橄榄油或玉米油代替其他烹调用油,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四、哪些药物可以治疗高脂血症?经非药物治疗后,血脂仍未达到理想水平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给予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
(一)、他汀类(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他汀类药物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有效的一类重要调血脂药,能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减少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使LDL-C水平下降。降胆固醇作用强,耐受性良好。除具有直接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细胞增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使斑块消退,减轻斑块部位的炎症性反应,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等降血脂以外的功效,从多个环节、多个靶点来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到目前为止,他汀类降脂药物被公认为是降脂药物中的佼佼者。
(二)、树脂类(胆酸螯合剂)
本类药物能与肠内的胆酸结合形成螯合物,从粪便排出,阻断胆酸的肠肝循环,加速肝内胆固醇的代谢,肝细胞内胆固醇水平下降,通过反馈机制使肝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增加,血浆LDL-C水平下降。
(三)、贝特类(苯氧芳酸衍生物)
该类药物能增强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的活性,使富含TG的脂蛋白分解代谢增加,并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分泌。
(四)、烟酸类
烟酸可用于各类型高脂血症,不仅降低胆固醇,还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综合调脂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多,常见为皮肤潮红、搔痒、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溃疡。
五、你会对症选药吗?药店里有五花八门的降脂药物,我们怎样才能选到适合自己的药呢?首先建议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高胆固醇血症首选他汀类。高甘油三酯血症首选贝特类。对于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以胆固醇水平增高为主,首选他汀类,以甘油三酯水平增高为主者首选贝特类。无论哪一种血脂异常的患者,都应该首先加强科学、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改善饮食结构、减轻体重、戒烟,增加体育锻炼。如果经过生活方式调整观察3个月到半年仍然有高脂血症,就最好加服调脂药物:如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等降脂药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疗程至少6-8周。长期用药时极少数病人可能出现肝转氨酶升高,肌肉疼痛、乏力等不良反应,罕见引起横纹肌溶解症。所以在初次用药过程中,最好用药两周时检查肝功能(AST、ALT)、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和肌酸磷酸激酶等指标,如果显著升高,应及时停药,及时就诊,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等。
只要大家能认识到长期高脂血症的危害,积极防治,尽早干预,我们就可以远离心脑血管病。
专栏·作者田文华主任医师医院临床科室-心血管内三科
门诊时间:星期四上午
擅长领域:老年心血管病
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入选为陕西省“三?五”人才,卫生厅“二一五”人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现任老年心脏内科名誉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疗养保健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政协委员,碑林区人大代表。
从事老年内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于诊治老年心血管病。曾医院专修诊治冠心病。擅长于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疾病如糖尿病的诊治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论文近30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现承担关于心力衰竭、心肌梗塞、高血压方面的科研课题3项,参加国家、课题中子课题研究各一项。多次担任国家重要领导来陕保健任务。
海口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