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高血糖糖尿病,这个情况危险预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正走着路,突然开始腿疼,一定得歇歇才能继续走路,再走走就又开始疼。

这样,只能走走停停,好似跛足间歇性发作,十分难受。

其实,这是下肢动脉在「亮红灯」,告诉大家出现问题啦。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危险!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一种很常见、但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主要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简单来说,就是下肢动脉「塞车」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身体内的动脉血管,是人体内血液运行的必经之路。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这条路并不太通畅。

高血糖时,血液变得粘稠,血栓也极易形成,聚于动脉管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斑块,堵塞动脉。如果还有高血脂,脂类物质也在动脉沉积成斑块,无异于火上浇油。此外,高血压也可加重动脉「拥堵」状况,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从外观看,这种斑块是黄色的,像稠粥一般,所以得名「动脉粥样硬化」。

黄色粥样斑块,会堵塞血管

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率较大,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所以,中老年朋友需要格外注意。

同时,这个并发症发病较早,许多动脉都可能受到影响,带来的后果也比较严重。

下肢动脉「塞车」时,腿脚的皮肤、肌肉和神经缺乏足够的营养,容易出现皮肤破溃、神经病变。随之而来的,是糖尿病足以及截肢的风险明显增加。

由于在发病原理上,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与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塞等类似,因此,出现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心梗、脑梗的患病危险信号,需尽早防治,切莫忽视。

有这些情况,可能是「塞车」啦

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早期,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只有10%~20%的患者出现症状,可能表现为:

行走后腿脚疼痛、酸胀,必须休息才能好转,方可继续行走,即间歇性跛行;

腿脚发凉,抬高腿脚时皮肤发白,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趾甲粗糙易断,腿脚皮肤干冷龟裂。

到了疾病中晚期,这些症状愈发明显,甚至在休息的时候,也会出现腿脚疼痛,甚至破溃、坏疽。

一旦感觉自己有这些症状,医院就医检查。医生会结合踝肱指数(ABI)、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排查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未堵先防,预防为先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不能逆转的,所以,最好的策略是「未堵先防」,要严格控制导致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

1.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和肥胖都可以加重下肢动脉病变,糖友一定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

2.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遵循医嘱,合理应用降糖药、降压药、调脂药等,将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3.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年龄50岁以上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肥胖、蛋白尿、高血脂等疾病的糖友,如无药物禁忌证,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4.及时筛查

50岁以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常规进行下肢动脉病变的筛查。

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吸烟或得了糖尿病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每年至少筛查一次,以早发现、早治疗。

血糖高、糖尿病,管住嘴很重要。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jhq.com/jbwh/8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