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不愈,警惕心脏瓣膜病

张爹爹今年65岁,前段时间开始莫名咳嗽,同时还有发热、胸闷的症状,他以为是患上了感冒,可吃了两天的感冒药,不但没见效果,反而症状加重了。6月初,他来医院,医生详细检查,发现张爹爹竟然已患上心脏瓣膜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近日,医生为张爹爹进行微创瓣膜成形手术,通过他右侧胸口上一个仅5厘米的小切口,为他成功修复“心门”。

那么,心脏瓣膜病是一种什么病?这种病的症状和病因是什么?怎样预防心脏瓣膜病?

龙艳丽副主任医师

做客湖北之声直播间

6月16日,湖北之声《老年天地》节目邀医院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龙艳丽做客直播间,与老年朋友聊心脏瓣膜病的相关话题,同时解答听众热线咨询。

点这里收听节目音频

什么是心脏瓣膜病?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器官,它是一个肌肉泵,日夜不停地收缩和舒张,维持血液循环和血压。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四个心腔,在心房和心室,心室和大动脉之间有心脏瓣膜,分别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心脏的四个瓣膜是单向阀门,是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重要保障。

心脏瓣膜薄如蝉翼,每分钟能关闭70到80次,几十年来,无数次的开和关,心脏瓣膜会有一定的老化。风湿病、细菌感染、年龄增长等都可能导致瓣膜增厚、破损甚至钙化。例如支撑心脏二尖瓣开闭的腱索,用得太多、老化,有的就会出现退行性变,进一步会损伤心脏;再如患有冠心病时,也会使拉着腱索的乳头肌损坏。而心脏瓣膜这扇门的“门框”——瓣环的病变,也会引起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在我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脏疾病,其中由风湿热导致的瓣膜损害是最为常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这些瓣膜病变不但危害生命安全、影响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

心脏瓣膜病的症状

心脏瓣膜病患者容易出现活动后疲乏和倦怠,活动耐力明显减低,稍稍运动便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即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会在夜间频发阵发性呼吸困难、无法平卧休息。部分患者会在胸闷憋喘的同时伴有呼吸道出血,轻者痰中伴有血丝,重者一次性咯出大量鲜血。

其次,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常常会在活动后出现头晕或眩晕,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胸痛、胸闷的症状。

心脏瓣膜病产生的原因

风湿热引起的瓣膜病变

即风湿性心脏病,是链球菌感染后继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引起瓣膜的进行性纤维化,增厚,甚至发生钙化。

感染性心内膜炎

常见于细菌和霉菌感染,主要引起瓣膜穿孔,撕裂,甚至毁损。

缺血性心脏病

多见于心肌梗塞后,由于瓣膜乳头肌缺血坏死,或发生断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

瓣膜退行性的病变

多见于老年人,瓣膜发生纤维化,钙化的改变,近年有增加趋势。

先天性的瓣膜畸形

瓣膜的先天畸形多种多样,可以是缺如、狭窄、闭锁、裂缺等等。

如何预防心脏瓣膜病?

防治呼吸道的感染

春夏交替,正是疾病滋生的季节,呼吸道尤其容易感染,这个季节预防感冒不能马虎对待。谨防链球菌的感染,要注意个人卫生,对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应该积极预防并及时就医得到诊治,避免风心病的发作。

劳逸结合

劳逸结合很重要,休息可以减轻运动后心脏的负担,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体育运动,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调节情绪

不少老年人容易烦躁,精神紧张。情绪的波动大时,人体就会血压上升,造成心动过速,甚至导致心功能不全而休克,所以保持一颗宽心,对身体也有益处。

饮食合理均衡

在这样一个季节里,对于饮食一定要清淡,忌辛辣、油腻。饮水不要过量,以免导致水肿加重,饮食和饮水过量或过多都会直接给心脏造成负担,正确的饮食、饮水才最为合适。

本期专家

龙艳医院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图文音频来源:湖北之声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责编:胡云杰

湖北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jhq.com/jbwh/89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