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术后发生出血风险的人群,而今有了全新技术“福音”。不久前,医院传出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为患者植入biofreedom无聚合物载药支架,术后患者恢复顺利。
62岁的周先生(化名)5个月前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症状,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可见t波改变,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周先生经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ii级(nyha)、原发性高血压3级(很高危)。
专家解释,biofreedom支架采用无聚合物载药的独特设计,支架植入后内皮化进程更快,临床用药方案更加灵活,明显降低了患者服药负担。相比常规支架,无聚合物载药支架应用患者术后一个月便可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转为单一抗血小板治疗(传统支架需要为6-12个月),同时无需过分担心支架内血栓风险,这对术后高出血风险人群灵活用药提供了全新选择。
所谓高出血风险人群,即由于自身年龄、肾功能、癌症、贫血、口服抗凝药等高危因素的存在,在接受支架术后,容易发生出血事件(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大出血等)。目前接受pci手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人群中,约40%的患者为高出血风险人群。在专家看来,未来biofreedom支架将会协助更多国内临床医生解决术后出血难题。
据悉,医院成立于年9月,是参照jci标准建设和管理、以心血管疾病为医院。迄今,医院已实现跨省异地结算及医保电子凭证结算以及沪惠保覆盖服务,与60余家商业保险公司建立长期合作,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高性价比的服务。医院首席医疗官,葛均波院士表示:携手德达医疗惠及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可为精准治疗、疗效评估提供更多启示和借鉴。
本文作者:顾泳